求知欲讓我點進去,
求生欲讓我退出來。
——網友周寧
文丨舊故麻袋
∨
或許是翻拍的鍋,或許是編劇的鍋,或許是導演的鍋,總之,《新尋秦記》的個中不足已然激發了觀眾對“翻拍劇”的眾怒。
聽說“黃易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豆瓣短評和長評上清一色一星打分,若可以打負分,簡直不敢想象《新尋秦記》會破怎樣一個紀錄。
不少人說這部翻拍是“垃圾中的垃圾”,有些網友甚至沒控制住情緒,出口成臟,我沒好意思截屏,有興趣的,可以去豆瓣短評上自行觀賞,評分已低至2.5,真是翻拍劇中“前無古人”的存在。說不定評分到最后還有變數,不知道會不會有更低分的可能。
先不說《新尋秦記》有多么不堪吧,畢竟,我看了五分鐘就退出了,按照觀劇情況,我甚至沒有資格來評判這部劇的好壞,很怕被陳翔粉絲罵出翔。
那我就來說說原版《尋秦記》的經典吧,作為90年出生的90后,《尋秦記》就如同《還珠格格》那般不能錯過。
《尋秦記》是TVB制作的古裝穿越類科幻劇,是中國第一部穿越劇,也是TVB34周年臺慶劇。它改編自黃易同名小說《尋秦記》,集結了當時TVB一眾優秀演員:古天樂、林峯、宣萱、郭羨妮、江華......講述了21世紀的香港G4精英項少龍穿越時空回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開始尋找秦始皇歷程的故事。最終,該劇奪得壹周刊電視大獎十大電視節目第一位,古天樂更是憑借該劇第二次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男主角,甚至被觀眾稱贊“古天樂之后再無項少龍”。
那個時候的古天樂已不是《神雕俠侶》里的玉面小生,黝黑的膚色雖然依舊遮蓋不住帥氣的臉龐,但我更愿意去探討他的演技。
在我看來,古天樂塑造的項少龍,比他塑造的楊過要更為深入人心,楊過后期多多少少有些時過境遷的滄桑感,但項少龍始終都是項少龍。他演繹的項少龍融入了他自己的理解,給了這個角色最好的詮釋,也將項少龍各個時期的情緒拿捏表現到極致。
穿越到戰國后,古天樂將項少龍初來乍到的搞笑演繹的特別自然,穿著T恤時的格格不入,不會選馬、不認識字時的尷尬,上廁所沒有手紙的懵逼,喜歡按照現代足球比賽的方式打蹴鞠,讓手下偽裝成特種兵那樣執行任務,說時不時會蹦出一兩句讓古代人摸不著頭腦的金句......
但同時他又很有謀略,這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他不僅幫助被困成為質子的嬴政回國,又教導嬴政一路成長,助他稱霸天下,到最后忍不了嬴政暴政的訣別。一路下來,內心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都無比深刻且深入人心。
他風流帥氣,女人緣極好,一路上遇到一個又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且都對項少龍一見傾心。曾有人發起過“項少龍最愛誰”的疑問,這倒是不難。對趙雅,項少龍對她更多的是敬重與欣賞;對善柔,項少龍敬重這個俠膽義肝的女子;烏廷芳,項少龍對她有內疚和責任;對趙倩,這個唯一讓項少龍想要帶她回現代的女人,或許對他來說很特別;對琴清,這個有著和現代女友秦青一模一樣面孔的女人,項少龍給了她足夠的愛。但說到底最愛誰,我覺得所有的都不是最愛,他最愛的應該還是現代女友秦青。
最扯的是最終項少龍選擇留在古代,應該是內心的那份責任感讓他不得不與自己的兩位夫人相守終老,并且還有了一兒子,取名為項羽。
2001年古天樂版《尋秦記》至今還是大家心中經典中的經典,但18年后的內地卻翻拍成了這幅模樣,實在叫人心寒,想問導演翻拍的意義何在?
2018年后的翻拍就像是沖著罵而拍的電視劇,特效低廉、演員演技拙劣沒有情感沉淀、場景華而不實、臺詞尷尬......在數不勝數的bug后面,還刻意改變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甚至對人物、劇情都做了一系列的調整。
本是為情穿越的項少龍在翻拍版本中變成了純屬意外,那還叫什么《尋秦記》,干脆換個名字算了。
翻拍我一般都視為致敬,哪怕張紀中翻拍再多次的《神雕俠侶》、《天龍八部》我都忍了,但是這部《尋秦記》真的忍不了,粗制濫造、篡改劇情、用流量鮮肉花旦來博眼球,沒了底線,內容賣肉賣腐,走的完全是套路活,按照怎么俗怎么寫怎么拍的技法,最終變成了一鍋亂燉。
原版《尋秦記》雖然硬件配備不足,在當時那個年代,穿越的道具做的不夠精致,還時不時會有穿幫鏡頭,但演員演技一路在線,觀眾能被帶入劇情去感受劇里面人物的悲歡。
現在卻只剩下了惡搞,難怪有眾多原著粉在評論里罵街,是該好好探討翻拍的問題了,畢竟,大家再也不會愿意看到第二個《新尋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