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升平
鄉村是有味道的,我一直以為。
凡是長期生活在鄉村的人,只要他留心品味,都能感受到鄉村別具一格的芬芳。那芬芳里既有歷史的滄桑,也有現實的醇濃;既有春天的花香,也有冬季的雪韻。那感受,經常是香甜的。
我了解鄉村的味道,那些味道,曾經豐富了我青澀的少年生活。
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我,僥幸地錯過了那個大饑荒的年代。小時候,盡管鄉村里還是貧窮,但是腸胃里已經分明有了小麥玉米提供的營養,鄉村里開始洋溢著溫飽給村民帶來的喜悅。
到了上學的年齡,我開始到村里的學校讀書。從小學起,我和我的許多同齡人一樣,有很長的時間是在勞動中度過的。可以說,我們的很多知識都是在田間地頭學到的,都是在濃郁的泥土味道里感悟的。
農忙時打坷垃,農閑了割青草,夏季里撿麥穗,秋收時拾黃豆,少年時的生活里彌散著都是成熟和收獲的香甜。由于年齡小,所以我們所謂的勞動,象征性意義總是大于它的實際意義。不過有一種“工作”的實際操作性很強,那就是割草了,因為割多割少它有比較,那些年齡和我不相上下的同伴一起去割草,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他們的收獲總是要比我多得多,當我們把自己的收獲背到生產隊的飼養室,飼養員要用稱稱量時,我難免就有點難堪,好在我的父母理解他們自己的孩子,對我的“戰績”從來也沒有責備,所以我的不愛勞動的“優秀”個性,才能一直保留到現在。
那青草的青澀滋味里,也有我的苦澀。
鄉村的味道,最濃的還要數每一年的歲末年初。
不論是過去,還是在現在,春節前后,都是鄉村最香甜的時候。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往往離春節還有好幾天,鄉村里家家矮小的鍋屋里就開始煎炸烹煮了,只是小時候那蒸炸的原料品種,沒法和現在相提并論,但那種準備過年的認真細致跟現在絲毫也不遜色。村莊里,那些心靈手巧的大嫂大娘們,總是想方設法的把土豆、蘿卜,藕頭等,灌上面漿,細心地烹炸出來,同樣讓家人品位出一種濃濃的年味。春節,不只是一個節日,它還是婦女們施展聰明才智的舞臺。
雖然貧窮,但春節,那濃濃的年味,總在每一個鄉村里繚繞。
我陶醉鄉村的味道,還因為它每一天都快樂著我的生活!
二月,那些生長在墻角、院落里嫩黃可人的迎春花就開始綻放了。我以前一直以為迎春花一定是一種高貴的植物,一定生長在華美的公園、別墅,直到幾年前有個同事指著校園里的那一叢開著小喇叭一樣黃花的藤狀植物,告訴我她就是迎春花時,我才真正認識她,并被她的平凡震撼了,原來最高貴的,就是最平凡的;最華美的,就是最樸實的。迎春花,是春天送給人們的第一份視覺的厚禮,第一縷淡雅的馨香。
到了三月,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村莊里,又滿是甜甜的味道。花下少不了一些愛美的少女們,觀賞、拍照,這些佳人,一定是想體驗一下“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感覺,享受這些花兒們那份沁人心脾的體香。
四月,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開了,一朵花已經是美麗了,那么千百朵花兒,站在一起,擠在一塊,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大美,你如果沒到過農村,沒看到過這樣的情景,你只是端坐在城市的酒吧里,旋轉在廣場的舞蹈里,徜徉在公園的柳蔭下,你是怎么也無法想象那油菜花撲鼻濃香的。
緊接著,潑辣輝煌的槐花開了,那更是只有鄉村才能享受的風景。那些或高大或低矮,或年輕或老態的槐樹,一夜之間都像是約定好了似的,一起芬芳了,那一串串乳白色的小花,爭先恐后的溢香沁芳,整個村莊里,彌散的都是怡人的槐香,這時,你只有陶醉了,你只有遐想了。
整個春天,你不要花一分錢,就能觀賞到你在城市里花多少錢也看不到的美麗,嗅到的在城市里聞不到的清香。
這僅僅是春天,僅僅只是春天的味道。在鄉村,香味還有更豐富的內容,在夏季,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的飄逸;在秋天,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稻蔬的甘甜;在大雪飄飄的嚴冬,仍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花的淡雅。
一年四季,鄉村都是醇香四溢的!
鄉村的風景,任你欣賞;鄉村的味道,任你品味!
不過,鄉村里還有更美的味道!那就是左鄰右舍相互的問候,鄉里鄉親彼此的幫助。親情、鄉情才是鄉村最純最濃的味道!
我熱愛鄉村的味道!
致讀者:如果您比較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轉發、點贊、收藏……
點關注,更豐富,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