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流言,“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傳國玉璽”!

和氏璧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得到的一塊玉璞而經雕琢成的玉璧,被公認為天下之至寶,據史載秦昭王曾經打算拿15座城池與之交換,這也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關於和氏璧的下落,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秦滅趙,和氏璧歸秦,后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令人將和氏璧雕琢成了“傳國玉璽”,并讓丞相李斯在傳國玉璽上面以鳥蟲篆篆刻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但是,我們都知道玉璧的形狀都是圓而扁的,而玉璽的形狀不但要方正,而且要有一定的厚度。那么,這個和氏璧能夠被制成傳國玉璽嗎?我們先來看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璧!


再來看一下,帝王玉璽的通常樣本!



有人也許會說,和氏璧也可以很厚呀!“玉”文化在我國的文明中占據相當重的地位,有“君子比德如玉。”的文化傳承。翻一翻新華字典,查看一下“玉”字部首的有多少漢字,就會明白根據玉器的形狀不同而劃分的種類之繁多。同樣是中央帶有圓孔的圓形玉器,我們根據其中央孔徑的大小就可以將之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我真不知道這和氏璧要是真有足可以制成玉璽的厚度該如何稱之?再則,根據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來看,要是和氏璧真有那么厚的厚度的話,藺相如威脅秦昭王,要將和氏璧撞碎,怕就沒有那么的容易吧?第三,和氏璧已是經雕琢而成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不大可能再輕易毀之改雕成他物!下圖為玉瑗!


而根據一些史料記載,都是說秦始皇的傳國玉璽選用的材料是藍田玉,至于說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只是歷史傳聞。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聞,那是在普通的民眾的心里,一塊相對較為普通的、沒有什么來頭的藍田玉怎么可以相配得上那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征-傳國玉璽呢?只有那天下至寶的“和氏璧”才有這資格擔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記得在半月板熱播的時候,隨便瞅了一眼,就看到了歷史上著名的一件寶物——和氏璧,然后又瞅了一眼就瞎了——惠文王什么時...
    拓月閱讀 1,282評論 0 4
  • 今天一年一度的年終大考拉開了帷幕,英語EAL考試作為首打科目,在今天拉開了帷幕。英語考試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聽力,...
    YolandaYanyoyo閱讀 258評論 0 0
  • 王安石20歲時進京趕考,元宵節時路過一地,一大戶人家懸燈出題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不會...
    jiaxiaolei閱讀 293評論 0 0
  • 夜色正好,路邊的小屋燈火通明,一群中年人邊聊著家長里短邊慢悠悠打牌,茶杯里的騰騰熱氣裊裊彌漫,一切都是那么悠閑自...
    老煙梗閱讀 367評論 0 0
  • 這兩天是這個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也是我這個冬天最寒冷的日子。 一月以來一連串的事情都來了,真的很難:開始是家里的電出...
    海深深閱讀 193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