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閑的沒事的時候很喜歡和朋友聊天,朋友們也挺喜歡和我一起胡說八道,但前一段時間我問了他們“你小時候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后,發現他們都滿面落寞,我又問他們“你喜歡做什么?”,他們看起來更加落寞,如果你也和我的朋友一樣,有著太多的愛好而不知道如何抉擇,經常對一個新領域產生興趣,先不要著急,也許你和本期TED的Talker一樣,是一個“多項潛能者”,希望你能夠從她的演講中有所收獲。

你長大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們小時候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家長或者長輩問我們以后想干什么呀,我們會極其認真的考慮,然后支支吾吾的應付過去。這個問題曾經給我們帶來過很多美好的期許,但多年以后的今天卻能讓我們整夜失眠,本期Talker和我們一樣,從來沒有很好的回答過這個問題,倒不是因為她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她的興趣過多,她喜歡英語、數學、美術和網站,還與別人組了一個樂隊,總之,生活十分精彩。但逐漸的本期Talker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行為模式:

我會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然后一頭扎進去,認真鉆研,變得越來越擅長,但到了某一個階段,我就會開始覺得無聊。通常我會繼續堅持下去,因為我已經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有時候還有金錢。但是最終這種無聊的感覺,就像在說,哦,這事我已經會了,已經沒有任何挑戰了,再繼續也不會有多大成就了。我必須要放手。但之后我可能又會對另一些事感興趣,跟之前完全不同的領域,我又會一頭扎進去,認真鉆研,然后說,?“太棒了!這就是我的菜!”?之后我又會達到那個階段,開始覺得無聊。最后,我又會放棄。之后我又會發現新的興趣,不同的領域,然后一頭扎進去。

不知道這個過程你看著是否面熟,我身邊的幾個朋友的狀態就和本期Talker所說的一樣,他們不斷地尋求新鮮事物的刺激,然后很快感到厭煩,然后繼續再去尋找新的刺激,如此反復,不斷地在刺激與厭倦中交替。和我的那幾個朋友一樣,本期Talker對自己的這種行為模式感到非常焦慮:

第一個原因是我不確定如何才能將這些興趣變成我的職業。我覺得自己最終會從這些興趣里面挑一個,而對其他愛好忍痛割愛,做好將來一定會無聊的心理準備。

第二個原因,?跟我自身有關。我擔心自己的這種行為模式是錯的,自己這么朝三暮四,是不是錯了。我是不是害怕做出承諾,或者自由散漫,破罐子破摔,懼怕成功。

所幸,本期Talker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這并不是她出現了問題,而是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問題:

盡管“你以后想做什么?”這個問題鼓勵小朋友想象自己將來要做什么,但它并未給小朋友充分想象的自由。恰恰相反,它限制了小朋友想象的自由,?因為有人問你長大后想做什么,?你不可能回答20種不同的職業,盡管有些善良的大人會笑呵呵地說,?“哦,你太可愛了,但是你不能同時成為小提琴制作家和心理學家啊。你必須選一個。”

很明顯,這些家長沒有見過下面這兩個人:

鮑勃·柴爾茲博士

這位是鮑勃·柴爾茲博士,他是一名弦樂器工匠和心理醫生。

艾米·恩

這位是艾米·恩,之前是雜志編輯,?后來成為插畫作家,企業家?教師和創意總監。

但大部分孩子都沒聽說過他們。他們聽到的?只是要他們進行選擇和取舍。事情遠不止這么簡單。?一生都心無旁騖的這一觀念,在我們的文化中被過分浪漫化了。這種命運論或者說?“命中注定的職業”的概念,?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命中注定的偉大事業,?我們需要找到它,?并為之奮斗一生。但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呢??如果你對很多事都有好奇心,想去嘗試各種各樣的職業呢?

那么在現有體系中,你很難有容身之處。

你也許會感到孤獨。

你也許會覺得自己沒有目標。

你也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你沒有問題。

你是一名“多重潛力者”。

多項,潛能,人。

什么叫做多重潛力者呢,就是具有多種潛力的人,“多重潛力者”擁有多種興趣并且追求創新,“多重潛力者”發展到一定地步后就成為了你們常聽到的那種“斜杠青年”。人們很容易把多重潛力視為一種局限或者痛苦,需要克服。但實際上多重潛力者有很多優點,尤其是具有三種超能力:

第一種超能力是產生創意。

就是說,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領域從結合處尋求創新。黃沙和瑞秋·賓克斯找到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像制圖,數據可視化,旅行,數學和設計,之后他們創辦了Meshu。?Meshu是一家定制珠寶公司,專門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珠寶。黃沙和瑞秋之所以能產生這個獨特的創意,正是因為他倆博學多才,經歷豐富。創新來源于交叉處。?新創意大都來源于此。?而多重潛力者,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能夠在各領域交叉處找到突破點。

黃沙和瑞秋·賓克斯

第二種超能力是快速學習。

當多重潛力者對某件事產生興趣時,?我們會全身心投入。我們仔細觀察,勤于實踐。?我們已經習慣于當初學者,因為我們過去曾當過無數次初學者,我們不怕嘗試新事物,?勇于走出舒適區。?除此以外,很多能力在各個學科都是通用的,?我們將之前所學用于新領域,而不用從零開始。諾拉·鄧恩是一位全職旅行家和自由作家。?作為一名兒童鋼琴演奏家,她磨練出了非凡的能力來發展肌肉記憶。?因此,她是她所有認識的人中打字最快的。在當作家之前,諾拉是一名理財師。在初入這行的時候,?她不得不學習一些高明的銷售技巧,如今這項技能被她用來給編輯寫精彩的推薦語。追求你感興趣的東西并不是浪費時間,即使最后你并沒有堅持到底。也許將來你會把這些知識用在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用一種你完全預料不到的方式。

諾拉

第三種“超能力”?是適應性。

也就是說,如果有需要,你能變成任何角色,以適應不同的情況。?艾比·卡胡多有時候是視頻導演,有時候是網站設計師,有時候是眾籌顧問,有時候是老師。他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隨時切換自己的角色,來滿足客戶的需要。《快公司》雜志認為,要想在21世紀取得成功,適應性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經濟界的變化如此迅速且無法預測,那些能夠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調整的個人和公司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艾比·卡胡多

產生創意,快速學習和適應性是多重潛力者非常擅長的三種能力,?如果強迫他們縮小自己的關注范圍,?這三種能力也許就會喪失。作為一個社會,鼓勵多重潛力者保持本色對我們有利。我們如今面臨許多復雜問題,涉及許多方面,我們需要有創意的、能破除思維定式的思想者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假設,內心深處,你是一名專家。你從打娘胎里出來就知道?你想當一名兒童神經外科醫生。別擔心,即使這樣你也挺正常的。事實上,一些頂尖團隊就是由專家和多重潛力者搭配組成。?專家可以深入研究,實踐想法,而多重潛力者可以為項目帶來更廣泛的知識支持。這是一種美妙的合作。但是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天賦來規劃與之相適應的人生和職業。不幸的是,多重潛力者往往被要求成團隊中的那個專家。

在演講的最后,本期Talker對我們說:

要學會接受你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你是專家型的人,?那就用盡一切辦法,成為專家。?你會干得非常不錯。如果你是多重能力者,那就接受你的眾多愛好。?保持你的好奇心。?探索不同領域的交叉地帶。讓真實的自我引領我們去過更快樂、更真實的人生。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多重潛力者,這個世界需要我們。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


由于簡書官方不鼓勵貼第三方網站的鏈接,所以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通過簡信或者在評論區向我索取本期TED的鏈接,預祝觀賞愉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