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潤特奮當時,青年干部不僅要發揚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賡續和傳承先烈的精神,趁著“春雨”“春雷”“春風”的特殊日子里,堅定聽黨話、跟黨走,不負人生“人間四月”。據《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春分時節凍土層完全融化,土地濕潤,氣溫上升,是各種春種作物播種、種植的大忙季節。身處廣袤大地的年輕干部也當搶抓春耕好時節,播種一份帶泥味、有專長、出實效的“土特產”。
以俚氣求地氣,“土”的有泥味。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戰無不勝的法寶之一。學會跟百姓打交道就是練就走好群眾路線的基本功。廣大基層和群眾如同廣袤的大地一樣,富有無限氣息和巨大能量。年輕干部要主動與其相接、與其相容,就能促進自身的茁壯成長。在村、鎮,就要熟悉一些鄉村俚語、街頭閑話,聽得懂群眾說什么,搞得清群眾想什么,摸得準群眾要什么;在城市社區,就要把握群眾困難在哪里,意見在哪里,問題堵點焦點在哪里。以務實的工作作風,爭當服務群眾、引領產業、助推發展的“土專家”。
以匠心敬黨心,“特”的有專長。“匠心”是一種技藝修為,更是一種內心堅守。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最具潛力活力的“勞動者”,要涵養“工匠精神”,用一股子干勁、闖勁、鉆勁,奮勇投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年輕干部雖普遍學歷高、素質好,但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還存在能力短板和本領恐慌。要摒棄“今天播種就想明天收成”的行為短視,把崗位作為建功立業的重要平臺,摒棄“和尚撞鐘”心態,以“釘釘子”精神鉆研業務,切實把小事做精細、將平凡變精彩,努力成為行家里手、骨干支柱。
以出力煥出彩,“產”的出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是百年大黨不變的價值遵循。年輕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群眾作為出發點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總體目標,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愁,以創新的思路,更高的標準,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敢于奉獻、真抓實干,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找準路子、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拿出實實在在能讓人民滿意的工作成績。
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廣大年輕干部要抖擻精神,砥礪奮進,不怕崎嶇路、走穩趕考路、勇闖領跑路,在廣袤的華夏土地上努力成長,交出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