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化花影

孫昌武先生在他的書序《關于佛教、禪宗與中國關系的研究》中談到佛教的文學影響時如下說:

“人們把幻想比擬作不結果實的花朵,但人們熱衷于欣賞花朵往往并不在意它們是否能結出果實。”(孫昌武《禪思與詩情》)

這句話簡單自然,在一堆邏輯論述文字中跳脫而出,痛苦壓迫自己樹立理論的我暗自與著者和鳴。

不僅是想到關于理想與現實,文學之美與實用價值等等命題,還有該如何并且何種程度上剝離宗教信仰,純粹從文學的角度看待涉及佛教思想的作品。

佛經不僅是宗教信仰傳播的功用文字,也有著其平靜恬淡。

“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是身如浮云,須夷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不壽,為如風;
是身無人,為如水……”(《維摩經卷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