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里的太平洋

2016年夏天,網上紛紛傳出淮海中路的太平洋百貨租約到期,年底就要關閉了。這棟坐落于盧灣區淮海中路瑞安廣場的六樓建筑開業于1997年9月,而我也生于同年同月,可以說是和它一起長大的了。據爸媽說,那時新開張的太平洋百貨華燈璀璨,論時尚與熱鬧都不亞于今日的靜安商區。爸媽都是老盧灣人,我也是從6歲就搬來了盧灣,自然是對盧灣的每寸土地都熟悉的不得了。

從記事起,爸媽一有空就帶我逛淮海路,每逛必到太平洋。門外圍繞著一圈淺淺的藍底噴泉,“太平洋百貨”幾個紅色大字下有一只銀色雕像和一小塊花壇。一樓是各大國際化妝品柜臺還有一些金銀首飾柜臺,太平洋的巔峰時期絕對不輸給靜安寺的久光百貨。從前一踏進太平洋的門就能看到琳瑯滿目的化妝品,我記得Chanel是放在正中央的,面對面的是SK2…然而在太平洋謝幕之際,我也去逛了一圈,一線大牌化妝品已經撤柜撤的差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跳樓大甩賣”,純羊絨圍巾居然只要一百多快,全部都在打折,只有孤零零的SK2和Fancl依舊堅守著…

二樓和三樓是女裝。二樓偏淑女風,衣服搭配的都還挺漂亮的,小時候還對著一件標價上千的連衣裙暗暗發誓,要好好學習以后多賺錢,買下這條裙子當個漂亮的小淑女——然而我剛到能穿這種裙子的年紀,這些女裝柜臺卻早已不知去向,在我心里也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倒是不遠,太平洋百貨正對面K11時尚購物中心一樓的Burberry。二樓中央常常會有新品展銷,展銷最多次的就是按摩椅,不過很多人只是躺在按摩椅上感受一下奢侈的震動,歇息過后再拎上購物袋踏上自動扶梯,尋找下一個落腳點。三樓的服裝則偏熟女風一點,還有一些三四線品牌的包,但現在基本上都人去樓空,這些畫面也只有在記憶里了。

五樓是兒童專屬區。小時候去太平洋百貨的第一件事就是沖上五樓,先在芭比娃娃中間踱步幾圈,琢磨好如何忽悠爸媽給買最新款的芭比,先開口說“你看這個好漂亮呀”,再和爸媽舉例最近表現如何好,并保證以后如何表現,承諾考試考幾分,最后可憐兮兮地蹲在娃娃面前,那么心儀的芭比差不多就水到渠成了,套路和現在買化妝品買衣服是差不多的。

地下一層是賣鞋子的,不過鞋子普遍又貴也不好看,式樣挺舊的,幾乎很少能在這里看到心意的鞋子。地下二層主要有小吃和高檔廚具家紡組成,后來開了個優衣庫。最早地下二層是有個Hello kitty柜臺的,也是我粉紅少女心的一個基地,日本進口的hello kitty自動鉛要60塊一支,小小的一只筆袋要200塊,小時候覺得真是貴如天價呀,現在看來對于我這種hello kitty的死忠粉來說,跟買支ysl口紅差不多,痛并快樂著,一勞永逸…

總的說來,太平洋百貨對我來說還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的,但是它與周圍K11、香港廣場等充滿了時尚與藝術氣息的高端購物中心一對比,堅持走中端品牌服裝的太平洋顯然在當下不具有優勢,只能“謝幕”了。不知道這里關閉以后會建造什么新的建筑物呢?

那就是新故事的崛起了。


原創文,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