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晨讀的內容讓我頗感意外,因為看到這些策略,我發現在我的工作崗位竟然是那個掌握信息的人,時常被教導保密的重要性。這讓我的大腦開啟了反面思考---如何才能守住重要信息。
我就是那個目標?
由于工作性質類似于秘書,平時掌握著領導的動態,那么平時有多少人在和我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重要信息呢,也許我根本沒有在意,而被別人套出了不該說的話。辦公室還有另外三名工作人員,我平時和她們的交流中也許無意中透露出的信息,接著就被他們轉播了出去,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我身邊的人也都是別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別人的策略有多少?
“你們會議開這么久啊,這得討論多少事情?”,“上次那兩名同事爭執的事準備怎么處理?”,“聽說你最近心情不好呀”,看似簡單的寒暄和八卦,其實就是誘導的開始,也許有意,也許無意,但只要稍不謹慎,控制不住,就會透露出很多敏感信息,往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比如和同事發發牢騷,也許別人回頭就傳播成了你對某些人的不滿。
驗證等于出賣?
別人從我這里獲取到信息肯定想去驗證,比如在當事人面前無意透露出部分信息,企圖從他們的反應中得到答案,往往這種情況很容易被當事人識破,而知道某個信息的人也許只有我一個,那別人對我的信任就會大打折扣了。
謹以此文告誡自己: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