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啦!”才過了兩個禮拜,怎么感覺就恍如隔世了呢?
當時我做了兩場分享,一場晚報組沒準備的“臨場發揮”,一場活動組有準備的“隨性發揮”。
001? 妙手回春也許只是偶然
讓我們回到6月10號,晚報組開講的前一夜。經過婷子的百般撩撥我始終沒敢嘗試,當時好像是找了什么借口推脫了。
然而事實證明,我就是那么的經不住誘惑。第二天午睡醒來就被老鐵們慷慨陳詞刷了屏幕。越聽越帶勁,她說的不就是我的感悟嘛,咦,這個說的我也深有體會呀!于是乎,還沒清醒的我“感性”地告訴婷子我也想分享。還沒五分鐘光景,我回過神來,說出去的話已經收不回來了。
那天的分享很有感覺,可能是因為大家的熱情、午后的靈感特別足。我分享了可能有七八分鐘,這應該算是有記憶以來發揮的最好的一次了。
當時因為太興奮了,大腦的“猴子”告訴我:“我的臨場發揮超棒、我適合帶動氣氛、也許我將來是超級演說家”,然而事實是這樣子的嗎?
002? 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跳進同一條河
是的,“我以為”歷史會重演。然而我以為也只是我以為而已。
14號的第二場分享,我本有時間可以做好備案的(前一個晚上突發狀況,沒準備)。當時自己的心里其實是有一點忐忑的,但是憑著第一次的經驗,我以為自己能夠應付自如。我記得我的開講題目是“想做就做吧”,可見自己有多隨心、隨意。
但是我忘了一句話:“你的一言一行代表你的個人品牌”,而我自己的所作所為可能白白葬送了機會而不自知。
好在活動組的其他小伙伴并不是像我這樣“迷糊”,每一個人的分享都足見其真情真意,而且還干貨滿滿。當時有點失意的自己還征詢了好幾個小伙伴,雖然名為征詢其實更多的是想要尋求一種安慰,好在善良的小伙伴們都一一滿足了我。
可是這樣就算過了嗎?不對,我還差一個反思,我該怎么做?
003? 準備是最好的老師
這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準備”這兩個字有多重要。一個好的臨場發揮是需要充足的準備的,除非你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那么想要看起來應付自如,唯有了然于胸不然無法實現。
因為實戰經驗的不足,其實自己還非常缺乏臨場應對的本事。這就需要大量的練習,多登場多備課。練習怎么來?分散到每周每天的計劃中,模仿優秀的他和她。除了技巧,知識儲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個更離不開讀讀寫寫。
多讀書、多練習、多嘗試、準備預案。
下一次,你能夠看到不一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