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回家除了會遇到三姑四姨之類的親戚問你有沒有女朋友之外,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介紹自己是干什么的”。對于沒有了解互聯網的人群,產品經理這個頭銜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個陌生的詞匯。
“某某呀,誒你在深圳做什么工作呀?”
----“產品經理。”
“哦~產品經理?是一個經理嗎,工資很高吧,都經理了,那是做什么的?”
----"額,,,是生產東西的,工資還行"
“哦~是賣東西的啊?吃的還是穿的?”
----“額。。。。。”
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體現你對產品經理這一職位的理解,以及對受眾接受程度的把控能力。
曾經看過知乎有知友成功跟80歲級別長輩解釋清楚什么叫產品經理:
“奶奶,你看我們吃的的菜很香吧?但莊家長在地里時要澆大糞吧?”
莊家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產品經理就是那菜背后的糞......
不是說我們很臭哈。。。其實呢,對于這個問題,親戚們關心的無非就是幾點:你的職位高不高,你的薪水待遇好不好,所以,你不用和他解釋:“我是XX產品的產品經理,負責用戶調研、需求分析、數據分析、產品設計、項目管理、產品推廣的人員”。他們絕對懵逼,抓住核心需求,既然我們知道他們要知道的是什么,那,只要我們能面對不同聽眾,用一個他們能聽懂的職位替代,他們就理解了。舉個栗子:
- 假設你的親戚是農村來的,你就說:如果咱鄉是一個公司的話,我做的好比是一個大隊書記。
- 假設你的親戚是工場的,你就說:就相當于廠子里的車間主管。
- 如果是普通城市居民,你這樣說:如果小區是一個公司的話,我就相當于單元主管。
以上就是找準用戶需求而去找解釋的一個例子。
但其實,對于我來說,產品經理做的只有一件事情:解決方案
無論是因為不明確用戶群是哪一種而去做用戶調研,還是設計產品進行產品開發,還是推進上線后數據埋點進行數據分析,最后設計功能通過迭代迅速校準,找到產品的PMF狀態,都是為了迅速的找到公司盈利這一結果的解決方案。
在生活中,小到決定中午吃什么,還是如何讓奶茶飲料蓋更容易直接飲用,如何讓肥皂更不容易從手滑掉,如何讓衛生巾設計的更適合女性使用等等等問題,都需要產品經理去解決。
產品經理存在的意義就在于解決這些問題。使用評測系統以及定位系統迅速篩選出周圍性價比最高的、口碑最好的商家,并提供圖片、聯系方式、地理位置等等信息。設計更符合嘴唇的口型瓶口,搭配不易漏的塞子,同時保證美觀和實用性。降低衛生巾首層的致敏性,提高二層的滲透速度,增強三層的吸水能力,加強最后吸水層的反滲率(別問我為何這么奇奇怪怪的名詞都知道!!!),然后最終以最佳的用戶體驗,最合適的解決方案,給用戶物超所值的性價比體驗,虜獲用戶,獲得用戶回饋(付費、路轉粉、簽合同等等)
而什么是牛逼的產品經理呢?當然我心目中目前有幾位:喬布斯、張小龍、傅盛(獵豹移動CEO)、我爸媽:P
新人一枚,粗略見解,很多還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