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1、在房地產調控措施日趨嚴厲的情況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但是大部分城市環比卻仍在上漲。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62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占比超過八成。
2、2016年全國旅游總收入達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國內旅游人數超過44.4億人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地位。
3、2016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并購活動呈現爆發式增長,在大型醫療管理公司并購和行業整合活動的推動下,內地醫院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2016年,境內醫院并購數量增至106宗。
保險:
1、投連險收益“跌宕起伏”投保熱度不減
今年2月,投連險經過“三連漲”,平均回報率升破“1%”大關。然而,好景不長,3月投連險賬戶收益再度滑落。據華寶證券統計,當月投連險賬戶單月平均回報率0.34%,環比降幅達0.68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投連險收益率連續第12個月低于2%。盡管短期業績不佳,但另一方面,投保者卻依然看好投連險未來的發展空間,在此情況下,投連險保費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也成為理財型保險中的“明星產品”。
2、多險企限量銷售萬能險 9家被通報險企萬能險最高收益仍維持8%
近期,各壽險公司陸續披露了萬能險最新結算利率數據,備受監管與市場關注的萬能險收益情況也隨之出爐。對保監會去年年底通報的9家萬能險激進型險企的265款萬能險3月份結算利率統計顯示,盡管行業整體萬能險收益呈下滑趨勢,但有4家險企25款萬能險結算利率超7%,收益最高的萬能險仍達8%。有銀行系險企人士表示,目前由于監管限制,此前萬能險激進險企也對高收益萬能險根據計劃限量銷售,而且收益較高萬能險存續期也明顯拉長。
3、一季度保險牌照資本“熱”與審核“冷”:險企工商核名數達111家僅4家獲籌
數據顯示,一季度保險公司工商核名數量就達111家,其中30家為二次或二次以上核名(核名有效期為6個月),但一季度獲批籌建的險企只有4家,資本“熱”與審核“冷”形成對比。除核名之外,今年一季度已經有41家險企在中保協發布了設立預披露公告。盡管資本進入保險業的熱情高漲,但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無論是壽險公司,還是財險公司,由于進入市場較早或轉型較早,大型險企占有優勢。而一大批中小型險企或試圖依靠股東背景做大做強、或欲通過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
4、險資二級市場“點贊”同行 去年四季度平安太保均被增持超3000萬股
到2016年年底,險資重倉上市公司流通股涉及股票414只,涉及的保險資金賬戶共121個,其中,萬能險賬戶24個,普通保險賬戶20個,分紅險賬戶18個。從險資增持數量排行榜來看,保險公司的股票較受保險資金的青睞,險資青睞同行的特征較為明顯。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二級市場上,險資青睞保險股之外,還會選擇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投資,整體來看,預計今年險資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力度會加大,但不會出現快進快出的現象,而會更加強調價值投資。
5、車險經營適應汽貿新政之道:三改一加強
4月14日,央視等多家媒體以“4S店模式將終結”為切入點,報道了商務部頒布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汽貿新政,必將直接改變已經相對固化的汽車生產廠家、經銷商、汽車零配件生廠廠家、零配件認證機構等機構之間的利益格局,同時也間接影響保險公司等車險經營機構之間的利益格局。從改善車險經營視角出發,保險行業研究適應汽貿新政具有多重積極意義。
6、七家險企披露開門紅賬單:平安太保壽險增速超40%
近期,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天茂集團、中再集團、西水股份均披露了保險業績。從壽險來看,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國華人壽的原保費增速均超20%。從財險來看,平安產險、太保財險、大地財險、西水股份增速分化,其中,平安產險增速最快,達到23%。
7、安信農保推出專利質押融資保險
日前,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安信農保推出專門針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專利質押融資保險,該產品有效化解了無形資產貸款的高風險問題。目前上海市奉賢區已實現該業務的成功落地,兩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安信農保簽訂保險協議,順利獲得合作銀行上海銀行奉賢支行400萬元的融資額度。
8、東海航運保險入駐大連保稅區
近日,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掛牌儀式上,東海航運保險與大連保稅區簽訂了投資協議,確定入駐大連保稅區。東海航運保險將借助自貿試驗區的平臺,以大連為中心,利用好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專注于包括傳統水險、航運創新責任保險在內的航運保險產品,逐步建立東北及環渤海地區營運網絡,助力保稅區建設大連"三個中心"核心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