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性的社會中,凡事都在不斷的變化。不過還是有人希望能生活在一種確定性的狀態中。
有些人總想生活過得輕松一點,磨難少一點。可是我總覺得該踩的坑,遲早都會踩。該栽的跟頭還是遲早都會栽的。早點載跟頭或許還是一件好事。
畢竟年輕,輕裝上陣,沒有負擔,本身就一無所有,自然也不怕失去。但是假如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一頭踏進了一個大坑,再想爬起來就很難了。
記得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基本每天都得去我們家附近的一個診所,用我媽的話講就是,我就幾乎住在了診所里,只有吃飯的時候回家。興許是打針吃藥太多,自身已經產生了抗體,長大后就很少生病了。
我記得我媽經常說養小孩不能太嬌貴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要不不生病,一生就是大病,還不如平時感個冒,發個燒,雖然平時照顧有點累,可也不會有大問題出現。
現在想想還真是的。
苦難是種財富。我記得初一放暑假時,我媽嫌棄我有點懶,為了讓我懂得生活不易。就我去親戚家幫忙做農活,原本想著肯定胡鬧兩天就回家了,可是無奈人手不夠,于是我就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打工生活。
每天凌晨四點左右起床,一直在地里忙到七點左右回家吃飯,吃完飯又去地里干活,基本干到中午十二點左右。下午午休完,還要去地里,一直干到晚上六點左右。這樣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原本在家我也很少洗碗什么的,可是在親戚家我也不好意思,于是就開始很勤快的做事。
每天在地里干活時,我都深深的感覺到當農民不容易啊,為了賺錢,每天這么辛苦的勞作。我這才做一個月的時間,我親戚已經做了好多年了,想想我都覺得太不容易了。
由于是酷暑,每天很熱,我脖子上的毛巾每天都可以擰干好多次,衣服幾乎都是濕的。當時我的個頭兒也不高,在地里干活時,有時我站起來別人還看不到我在哪?
每當累的手腳無力的時候,我都不想做了,就想直接回家。可是心里又默默的跟自己說,既然答應做了,就要堅持到底。當時也沒學很多成語和典故,只知道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天都用這句話來不斷的激勵自己。當時的自己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能堅持做一件事的重要意義。不過后來才愈發覺得重要。
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更是想直接賴床不起。可是我還是跟自己說,數到三,就立馬起床。于是我在這一個月中,沒有一天賴床不起。默默的給自己打氣。還有每次干活的時候,因為我之前幾乎從沒做過,所以做的很慢,剛開始總是喜歡跟別人比較速度,可是看到別人每次都做的好快,我做的很慢我就很氣餒。
不過后來次數多了,我慢慢的也意識到,拼體力或者速度,我肯定拼不過,我哪怕做的慢也沒關系,大不了多做一會,但是做就做好,最后不是光比快慢的,還要看結果。于是我就耐下心不跟別人比較了。這應該是第一次主動意識到不跟別人比較的重要性,雖說之后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最起碼有了這個意識。
初二的暑假我又被我媽送到了我親戚家幫忙。這兩年的暑假我可能總共做了兩個月。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比較正式的打工。當時我也沒意識到,這段經歷會對我今后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不過現在慢慢回想起來感觸還是蠻深的。因為體會到真的辛苦是什么樣?后來初三開學的時候,我就想著以后千萬不能去農地干活了,我可以堅持做下來,但是太苦了。于是我就打算好好學習,因為那段時間我們家做生意比較忙,就讓我爸給我買了臺燈,每天回我奶奶家,獨自學習到深夜。有時學習累了,通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夜色漸深,幸運點還可以看到繁星滿天。一種充實感和自我存在感油然而生。當然當時的我并不知道之后的路我會走到哪?
當時我不知從哪看到一句話,就記下來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并且這個時候即使遇到很多困難,我都覺得跟去地里干活比起來都太幸福了。
上了高中之后,我讀書就比較認真,專一,真的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因為我覺得學習一點也不辛苦,并且每天都樂在其中,有時在解答題目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一種心流,很投入在我做的事情上。這種感覺讓我很享受。
后來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我們公司的老總也經常強調,做項目要做難的項目。如果只做簡單的項目,時間久了整個人就廢掉了,一旦廢掉了再重新戰斗是件很難的事情。
有些苦難可能剛開始的時候真的讓人難以接受,記得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人只有經歷過痛徹心扉,才能成長,才能長大。不受點委屈,不被別人穿幾次小鞋,不被別人冤枉過幾次,不背幾次黑鍋,明明承諾好的事情卻再三反悔,你心里很壓抑無法排解,恨不得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場,又或者你真的大哭一場才能把情緒發泄出來。不經歷這些事你又怎能知道人性的復雜性呢?明明剛跟你爭吵完,對方上一秒恨不得把你徹底碾壓,下一秒就換了個人,好像這件事壓根沒發生過。
心因飽經滄桑而愈益溫厚。高中讀到這句話,還沒太大的感觸。現在卻愈發明晰。我覺得有時人生需要幾次觸底反彈,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重新振作的,但是有這樣的這個過程卻是很重要的。
當你真的處在低谷時,沒有任何人能夠幫你,別人的勸慰永遠不如自己想明白來的重要。
并且我發現人在低潮期,才能真的認識自己,才能活的更真實。因為這時的自己已經卸去了全部的偽裝,獨處時會赤裸裸的面對自己的靈魂,一次次的自我對話,慢慢的把心里的洞填滿,傷口處也會慢慢愈合。
當你真的體會到這種痛楚,完成自我救贖之后,內心會增加一種溫厚和平靜。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或許內心也會有所波瀾,但表面上看卻是風平浪靜,貌似沒有任何漣漪。或者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這讓我想到了,《遙遠的救世主》中男主得知女主意外身亡,沒有說一句話,背著包又重返美國時,那孤獨的身影,想來男主可能已經痛徹心扉了吧。
自此之后,你或許會活的更加自在,更加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或許也學會了自嘲或者自黑,嬉笑怒罵中盡得人生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