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無為而治,讓自然秩序野蠻生長,瘋狂生長。
一,王莽身上的三個結論
公園23年的8月20號,王莽篡位。15年后的10月3號,起義軍攻陷長安,王莽被亂箭砍死。
歷史記載中,王莽是大奸大惡之人,主要原因如下:
1,外戚出身
2,篡位
3,民不聊生
外戚出身
富二代家族中最不遭待見,長得丑,學習好,為人謙和。
大司馬臨死死將王莽托付給當朝太后王振君,官職為黃門郎,聲譽良好,后封侯,最后成大司馬。
王莽有一種執著的對道德標準的堅持,逼親身兒子自殺。政治操守很好,不會為保留現有的權利而屈從。
聲望很高,收到社會各個階層的擁護。
篡位
一般方式為皇室內部同宗同姓篡位和權臣篡位
王莽政治基礎是朝堂上,不是軍事上,他的篡位是一些觀念和一些人私心合流的結果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災疫和祥瑞判斷皇帝執政效果
劉家執政期間災疫頻發,王莽當政期間一片祥瑞,在他女兒成為劉家皇后后,不斷升官加爵,并且一直呈現謙虛的姿態,且不是個權臣,主要解釋如下:
1,所有權臣都會有反對派,但王莽相關記載中沒有
2,給王莽加九錫是民間運動
民間各種顯示要王莽當皇帝,最后從攝皇帝進階為真皇帝。是一位真正的民選皇帝。
民不聊生
王莽當了皇帝后,非常勤勉,一天工作20個小時,進行了王莽改制,做了很多好事
eg. 超過人均100目的捐獻給窮人;解放奴隸;生意國家專營;懲治貪官,工資浮動制
但公元8年到23年,王莽當皇帝期間,天下騷擾,民不聊生。
悲劇實質是有一個崇高道德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破壞了自然秩序的大悲劇
王莽后期因大家都不執行,變成了暴政,街上有大量的犯人。
王莽對制度設計非常癡迷,出發點是好的,初衷良善,但卻是確定性壞的結果
二,觀點
老子社會評論: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無為而治,讓自然秩序野蠻生長,自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