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自己的挫敗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1、給朋友的機構做義工,協助禪舞活動。買胸牌和舞鞋的任務交給了我。我買了胸牌后,大家開碰頭會商議其他事,同事問:胸牌帶掛繩或者夾子嗎?那一刻我的心立刻收緊了。我確定是不帶的,因為我只買了胸牌,根本沒關注掛繩和夾子的事。但我羞愧的不回答,我糖塞地說,我看看訂單,果然沒有。同事說,那怎么用呢,意思是沒有胸牌。我說,我馬上再訂,然后一個字也沒再出口。此時,我念頭紛飛:深深的不夠好,深深的愧疚與挫敗感裹挾著我,那個過往經驗里,曾經做不好事情,有時很小事情都做不好的感受彌漫全身,我羞愧的無地自容,分裂的念頭一路上演:掛繩訂的晚些,萬一周五收不到貨,我該如何交差?我的感受已經掉進完不成任務的體驗里。即刻又分裂到舞鞋也無法及時到貨的愧疚與恐懼里。

說到舞鞋,網上定價7元,同事讓我講價到5元,我第一反應是我在網上幾乎沒講過價,繼而攻擊她:太小氣了。對方倒很痛快的給優惠了,到沒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又帶著壓力繼續講價,此時心里充滿了委屈與羞辱,覺得是為了這個小優惠低三下四,所以繼續憤怒而向外攻擊:都是你,為了這個小錢,讓我在這費心費力,我自己買才不會這樣。可惡!對方總價又給優惠了10元,但還是不到同事的預期。同事的需求我抗拒而又當成衡量自己的標準,達到了我就是好的,達不到我就是不好的。

-------這不是真的,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2、看到投射:沒想到要一起買掛繩,感到同事當時對我很不屑;都是你貪便宜,小氣,才讓我這么費勁費心。

3、收回投射:這個部分真的是我的!掛繩的事,我的第一念:沒做好,繼而內疚羞愧,掉到以往的經驗模式里,又一次輪回體驗到那個深深的匱乏與不夠好,然后無法承受就對外投射成別人對自己的不屑;舞鞋講價,因我第一念是抗拒對方的需求提議,我已經投射對方貪便宜,小氣,所以,無論我是否做到想要的優惠價,我都不會舒服。

4、我的信念:每件事都要做好,否則我就是那個一無是處的人。

5、選擇寬恕:我不想活在“每件事都要做好,否則我就是那個一無是處的人。”這個信念和這個信念帶給我的匱乏與罪咎懼里。

6、交托圣靈:我把“每件事都要做好,否則我就是那個一無是處的人。”這個信念和這個信念帶給我的匱乏與罪咎懼一起交托給圣靈。

7、我真的依然看到同事的純潔無罪,圓滿俱足,祝福她,我也真的看到自己的純潔無罪,圓滿俱足,祝福我自己。一切都是過往經驗的輪回,都是念頭在編故事,我的實相是那個一元的心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