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還沒有到發工資,錢包已經空空如也,微信零錢的余額也只有幾十塊錢,勉強都最后幾天的飯錢,而且還不能吃超過15塊的飯。
這幾乎是我最近這幾個月的生活寫照。原本以為不窩在家里帶娃,每天上上班我還能有點結余。可現實卻狠狠的給了我一個巴掌,我那點微博的工資根本就滿足不了我的日常所需。
身在金融行業,我深刻了解到理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月光族,更應該做好理財規劃,按規定來,不能隨心所欲的花錢。
那么應該怎樣做讓自己遠離月光族呢?首先,做科學合理的規劃,控制好自己的花費在預算范圍內。對于可買不可買的東西,就請放棄。
其次,做好記賬工作。不過切忌只是做了每天的流水賬,而不對費用和項目做分析。曾經我也堅持每天用excel表格記賬,可沒有對費用情況做分析,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的花費都用在了哪里,哪些地放該花,哪些地方不該花。所以,記賬的目的不只是單純的了解錢的流向,還要做出分析,規避生活中隨時出現的拿鐵因子。
第三,給自己定個攢錢小目標——先攢它一萬。哈哈,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王健林說,“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王健林的豪氣咱們比不了,但咱們可以定個小小的可以實現的目標啊。一個月攢五百、一千、兩千都可以,只有先攢下足夠的本金,才能撬動更大的復利裂變。
第四,適當運用理財工具,讓錢生錢。我們都知道把錢存在銀行是最保險的,但保險的背后也意味著必須要承擔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現在每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都在上漲,這意味著我們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想要讓錢增值的速度跑贏通貨膨脹的速度,理財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那么應該怎么樣選擇理財工具呢?這關系到每個人對于投資理財的風險承受范圍,有的人風險承受能力強,有的人風險承受能力弱。選擇理財工具也需要根據不同人做不同的選擇。
明天再介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理財工具,以及風險等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并留言你使用過的理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