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章 管理(P53-P61)
1.估算時間
人們做事時的真實境遇:一旦開始就會發現意外接踵而至。
為什么人們總是錯誤估計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呢?
因為大多數人在執行任務之前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分辨任務的屬性,它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
2008年,馬爾科姆.格萊德威爾出版了《異類》一書,在這本書中,把10年換算成了更為精確的10000小時,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我們必須處理未知,從陌生到熟悉,需要花時間去學習,這個過程無法逾越。
想要提高估算時間的能力,就要養成習慣: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斷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據此判斷估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
2.及時行動
做事拖延本質原因在于恐懼(來自內部的來自外部的)
只要做事就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現實,無論何人,無論何事。認清并接受這個現實,只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去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心平氣和的面對就好,因為這只不過是生活常態,在接受現實的情況下,要相信勤能補拙。
真正能夠做對做好事情的人,絕不會隨意嘲弄、打擊別人,而是給予別人真誠的鼓勵。如果一個人經常嘲弄他人,只能說明他自己不怎么樣。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意來自他人的、非建設性的負面評價,沒有誰從一開始就能做對做好,這就是生活的常態。
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將來的某一點,而是朝著你j加速撲來,唯一的策略就是現在就開始,否則更待何時?
很多時候,也許還沒開始,就發現自己已經晚了。在起步晚了的情況下,問題不是到時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時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總好過什么都不做。
明白了這個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務,永遠不要再問什么時候開始最好,因為答案只有一個: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