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歸根結底就是關于人類生存的經驗歸納,規律總結,本質開掘,前瞻實驗…形成并積累的意識形態。它存在于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包括活動于人腦中的思想觀念和運行于社會生活中的制度規范)三大載體之中。
精神產品即精神文化中以理論文化功用至巨。理論文化中又以哲學功用至根。
哲學產生最基本的認識方法和普遍原則,為具體科學發展提供方向,路徑,進而促進生產力進步。所謂文化的軟實力,就是這樣的節點與邏輯。
其實,軟實力更是硬實力。
評判某種文化優秀與否,不是只看它不曾斷流就是優秀。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促進生產力發展,促使國家強盛??此欠窬哂写呱撔驴萍迹ㄒ舶ㄆ渌I域)并轉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恒久生命力。這其中主要看它的哲學源頭。
文化自信,要看它是否優秀;優秀與否要以上述兩條為客觀尺度。
中國強調文化自信,自信在哪里?中國哲學找到的恒久真理是怎樣的體系?其中的源頭真理又是什么?源頭真理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學基因。中國文化的輝煌體系無不來自這一源頭活水。中國的中醫,兵學,歷法,藝術……,這些世界公認的文化成就就是明證。
如此,中國文化足以值得自信。
當然,即使秉持恒久生命力的文化具有滋生新理論的能力,也還需要假以時日。我們仍然需要彎道超車,直接借鑒別人的現成成果。這與文化自信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