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武功山,你可能會覺得我筆誤了。是的,武功山,并非三山五岳,也沒有在中國十大名山之列,只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也還在朝著5A級景區奔走的路上。同樣在江西,遠不如廬山,三清山,井岡山有名。而對于驢友來說,武功山自在心中。尤其對于我這樣剛走了一年半的追求景致和徒步樂趣的華東新驢來說,走過徽杭古道看徽州舊景,走過吳越古道看浙西天池,走過鄉村婺源賞油菜花,走過紀龍山探洞速降,像是升級打怪一樣,必須要走一次武功山,不,至少兩次,一次五月中下旬看綠色草甸,一次十月下旬看金黃草甸。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華東驢友的朝圣之地,主峰白鶴峰金頂海拔1918米,高山草甸上徒步,坐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這是一個看到圖片就心生向往的地方。今年五月的時候,朋友圈的踏春賞花比不上武功山的蔓延草甸,那時候已經蠢蠢欲動,或因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或擔心自己的體力走不完全程,總之,沒有去。一次次,看到去的朋友發一次照片,心動一次,犯癢的很,似乎演變成了一種“求而不得”的心結。終于,一周前,決定去,說走就走,馬上請好假買好火車票,提前一天哪怕中飯都沒來得及吃也要把工作趕完,去奔赴心中所向。
周四晚上,坐火車臥鋪從上海南站出發。綠皮車上,背著厚重的包,插著兩根登山杖,一臉的興奮,碰到驢友就敞開嗓子分享自己的武功山情結,這是同一班火車上去往萍鄉征途武功山的驢友群像。
清晨的臥鋪車廂,是從5點開始清醒的。依然是掩不住的興奮,同時看著車窗外的大霧天氣,不安地在手機上查看天氣預報,懷揣著擔憂:這樣的天氣,怕是上了山什么都看不到啊。每一個想去武功山的人都知道,武功山固然美,但是眼見為實需要盡人事攢人品,聽天命啊。一邊又安慰著自己:沒關系,我已經計劃好了,不管這次看到的景色如何,我總歸明年春天還要再來看碧綠草甸的,這次第一次來,看到美景固然值得,看不到就當來體個檢,踩個點。
8點不到,我們陸續下火車,等待集合的時間還早,來一盤期待已久的江西特色炒米粉也是不亦樂乎,開啟武功山的美食之旅。我從云南回來,就愛上了米線米粉之類,這次來江西,好好地享用一次。米粉軟而不粘,十分滑口,配上雞蛋、肉絲,老抽生抽齊下,味道杠杠的。
9點半左右從萍鄉站大巴開車一小時左右到起點龍川村。大概11點,開始上山,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上山途中主要是竹林,不容易透氣,有點悶。好不容易走到開闊處,放眼看去,也沒有看到期待中的云海,全是白茫茫一片霧海,心中難免失望。去了四五次的老司機說,第一天下雨是最沒關系的,只有下了雨,第二天才可能有云海。老司機也說:要相信自己能遇見的都是可以遇見中最好的。我欣欣然干了這碗雞湯,在山野之間沉下心來,慢慢地爬坡,和我分分秒秒加速的心跳為伴,偶爾駐足,看看不經意的美。淅淅瀝瀝的小雨,輕輕落在不起眼的狗尾巴草上,滴滴晶瑩剔透,剎那間,以為比鮮花更加怒放。
這也是一條很人性化的徒步路線。或許你聽說過武功山景區,需要門票70元,同時,景區也開放了徒步線路,對驢友免費開放。這一天的上行線路,從山腳的龍川村到住宿點發云界,一路上有好幾個可供游人駐足休息的木制長廊。差不多12點的時候,我們開始駐足路餐,我對干糧實在是不愛,好在驢友扛著鍋碗瓢盆,來了一次山間盛宴。平時不屑一吃的泡面,喝著熱湯暖身,便是人間美味。
這一天,徒步距離5公里,爬升海拔1400米左右,到達發云界,云升起的地方。然而,這一天,此界未發云,發的只有霧,能見度10米左右。心里還是充滿希望,在睡夢中也夢到“霧散了,有日出”,6點多,急不可耐地打開窗戶,可惜撲面而來的還是白茫茫的霧氣。
吃完早飯后,離出發時間還早,爬到一個小山坡,對著茫茫的大霧,吶喊:“武功山,我要云海!”自得自樂地和小伙伴在那唱著歌,凹造型拍照,突然,剎那間,就那么一秒,霧散了!就像是瞬間出現的海市蜃樓,瞬間消失不見。
這一天,是強度最大的一天,要從發云界走到金頂,大約十公里,徒步7小時左右,要經過上上下下二十多座駝峰。同時,身在地獄,眼在天堂,武功山的精華所在,高山草甸,云海霧靄。霧氣稀釋,無疑給我們打了雞血,興沖沖地上路。
一路上,步移景異,天光漸亮,云海翻動,遠處雋秀高山時隱時現,恍然不知身在何處。
一路走著,山坡氣喘,經常覺得到了極限,疲憊不堪,走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停下腳步,靜靜地感受自己的呼吸,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修行。或許,身邊同行的伙伴已經走遠或者遠遠落下,或許,路上遇到迎面而來的陌生人,碰見趕超上來或者落后的同行人,或微笑問好,或加油鼓勁,都是一條條美好的相交。另一條或許平靜或許風雨兼程的路上,或許平行真的很少,也覺得不會有一路重合,大多數時候,都需要自己一個人一顆心獨立行走,但是會有美好的相交,若同心同氣同行,那就一起走一段,不然就相視一笑相忘于江湖吧。
霧氣彌漫時有,天朗氣清時有。一路有不同景象,才有期待,才有驚喜。
偶爾云海乍現。就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個雞蛋一樣,同一個地點,不同時間絕對有不同的景色;換一個地點,絕對精彩紛繁。
大自然有巧奪天工之美,黃綠交接的高山草甸之上,五彩的人兒行走其中,這是一次和平的出使。
那一刻,云氣散去,藍天乍現。
草長之上,天山一色。
每一刻都有驚喜,上一秒藍天白云,下一秒云海彌漫。
云海翻滾,無聲地演繹壯烈。
忽而又平靜下來。
武功山也有迎客松,在草甸之上,自飲孤獨,靜靜等你來。
光影交錯,那么多年,迎客松一直在這里。
草甸盡頭,仙氣彌漫。
又一刻的天光乍現。
從發云界到金頂,有好漢坡和絕望坡。
這便是好漢坡下行,接著就是絕望坡。絕望坡為什么是絕望坡呢,因為對已經翻過十幾座的精疲力盡的驢友來說,看到高坡就會泄氣,尤其是剛走到一個以為是終點的高坡頂峰,抬頭一看,又是一個高坡,再一鼓作氣上了坡,又有一個高坡,絕望坡就是四個高坡的連續組合,分分鐘讓人沮喪三次。當然,這個在爬絕望坡之前,已經經老司機提點,得知了”絕望坡“的”絕望之處“,有了心理準備,爬起絕望坡來比想象的要容易很多,最終40分鐘爬完坡,迎來久違的4G信號。
恐懼大多來自未知,為了遠離恐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知道更多,心里有更多的安定。那么,知道了那么多,驚喜會在哪里呢?
走過絕望坡,心里更加開闊。
絕望坡之后,一路走向金頂,霧氣變得厚重,云海時隱時現。
似乎又更加神秘。
起霧了。
絕望坡之后,走到吊馬樁,便是景區入口了,接著到金頂,幾乎就是景區臺階路。在泥濘中習慣的雙腿上了臺階路簡直叫苦不迭,只好在臺階路旁邊循著泥路繼續走。
下午三點左右到了金頂,這個時候,起霧了,又是什么都看不見,心想金頂日落要泡湯了。按部就班,洗完澡吃完晚飯出來,突然發現霧氣已經散開,我們歡快地爬上山坡,看日落,拍大片。
日出日落,幾乎每天都有。但是在家,在城市里的時候,很少會有機會看到日出日落,也很邵有心情會去看日出日落。真的是他鄉的景色特別美嗎,一旦來到山里,一旦去到海邊,就牟著勁等待日出等待日落。
還好,武功山沒有辜負我們牟著的這股勁,這邊青黃交接的草終于在余暉中染上金色。
那邊云海在高山草甸之上翻騰。
不能辜負這一刻,我們歡呼雀躍。
一瞬間,落日已沉入云海,我們轉到對面去看明亮的十五的月亮。忽然,小伙伴又驚呼,落日并沒有看不見,而是在云海里嬌羞著。
色彩溫暖,宛如油畫。
溫暖的色彩,溫暖的晚霞。夜深,帶不走那一簇溫暖。
那邊落日已沉,這邊十五月明。
十五的夜晚,月明星稀。在武功山上,即使瑟瑟發抖,也要努力攢下每一刻的美。
到這里,在武功山上,兩天一夜,不絕望地走過了絕望坡,走過了高山草甸,看過了云海翻騰,又看到落日星空,已然覺得十分滿足。似乎心永遠不會滿,還是期待第二天的日出。終于,一夜無眠之后,又迎來第二天的日出。
這便是我出門看到的第一縷光。
天漸漸地亮了。
圓日初上。
慢慢地,在等待中,光線開始溫暖,一切開始生動起來。
清晨的第一縷光,滿滿地鋪在這邊那邊的草甸之上。
日出之后,天氣多變,云霧透著霞光,又厚重起來。
上了金頂之后,一路下行。光影交錯,近處的草甸,遠處的山,遠處的村莊,遠處的云海。
晨光射在這邊的山上,十分明亮。
下行看到左邊的山,看到的是一邊草甸,一邊綠樹,以山脊線為分割,既覺得突兀,也覺得自然。
走著走著,突然遠處出現了彩虹,彩虹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來不及拍照,只能留存在心里。
沿著景區木質棧道和石階棧道之后,一路下行,逛了久違的景區線路之后,走到第二段索道口,12分鐘的索道之行,結束了武功山此行。
武功山,不虛此行。
武功山,明年5月再見!
徒步出行小Tip之戶外裝備(請注意這是我作為初級驢友提出的建議,希望有用,但是也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納。)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可能你覺得自己穿著高跟鞋拖著拖鞋也能爬山,但是為了爬的更高,走得更遠,一定要借助一些戶外用品來保護自己。
徒步鞋:第一次穿上徒步鞋會不習慣,會覺得硬,但是在徒步的過程中,腳踏實地的感覺比踩在軟軟的氣墊上更為重要。長時間徒步和登山,過軟的鞋子會造成小腿疲勞;對于鋪滿石子凹凸不平的路面,厚而硬的徒步鞋底可以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
登山杖:很多人長時間走路,腿不一定會酸,但是有時會膝蓋疼,尤其走下坡路的時候。不論年紀,膝蓋是比較容易受到損傷的,損傷也是不可逆的。保護膝蓋,最有效的就是登山杖,而且一定要使用雙杖,長度以走路時,杖與前臂成直角,前臂與后臂成直角為準,上坡縮短,下坡對應升長。調節長度的時候一定要鎖牢按鈕。徒步過程中不要用登山杖拉別人,不使用的時候,不要把登山杖對向后面的人。徒步歸來,記得把登山杖盡量升到最大長度洗干凈并且陰干。
護膝:護膝的主要作用是制動。由于徒步登山給膝蓋施加了過多的壓力,很容易使髕骨被牽移離開原有部位,從而引發膝關節部位的疾病。而護膝可以保持髕骨相對穩定的狀態,盡量不受傷。
背包:出去兩到三天,除了帶好換洗衣物等,還要準備充足的水源。登山過程中,精力有限,會對重物“斤斤計較”,這個時候有一個省力的背包來說事半功倍。
速干衣褲:山野鄉里,天氣多變。外部有雨,內部有汗,速干衣服非常有必要。
其他:沖鋒衣防寒擋風,輕量羽絨高山保暖,戶外帽防曬保暖。
文中景色照片均來自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