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郭川失聯半月。
那天,在央視《面對面》看到郭川的妻子肖莉。
頭發隨意束在腦后,素面,黑色戶外抓絨外套,拉鏈到頭,領子豎起。第一個念頭就是,郭川的妻子好樸實。第二個念頭,這是重播,失聯前的節目。因為她一直微笑,笑容恬靜,如她不加修飾的容顏。
我記得這樣一段對話。
記者問:他是因為你,而在媒體當中不斷出現那句話,說其實我每一次出行,都是為了回來,我出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回來。
肖莉回答:因為相親相愛一家人。
記者:所以愛其實是,我覺得讓他出發,又讓他回來的一個動力,你承認嗎?
肖莉:至少是讓他回來的動力,是不是讓他出發的動力,我不知道了。
我嘗試理解郭川那句話,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回來,那么,對郭川來說,是不是可以說,每一次回來也是為了出發?
讓郭川一次次出發的動力究竟是什么?
我們為什么出發?
我這樣的資深宅人來談論郭川好像是種錯位。就像井底之蛙評價從井口上方的天空掠過的鷹。
但必須承認,雖然對我來說離開單位大門就算旅游,走出方圓一公里就可能迷路,我的人生也難免一次又一次不間斷的出發。
出生是一種出發,離家是出發,每一次的角色轉換是出發,離開某段時間離開某個空間都是出發,這樣說來每天從被窩里爬出來也算是出發。
自我審視一下,自己的出發只能算是圈養的雞從窩到食盆的距離。
這是一種出發,從一個食槽到下一個食槽。為生存奔波的一次又一次出發,是大多數人窮盡一生都難以擺脫的命運。
還有一種出發,已經脫離生存所需,是為填補內心匱乏,滿足對物質的占有欲。一次次出發去搜集更多的東西更大的領地,搜集敬畏或贊譽的眼光,搜集急待他人確認的價值。世間名來利往,大多為此。
另有出發,是希望拓展生命空間,延伸生命體驗。我們以為真正的世界不在眼前,而在外面在遠方,在自己的視野和經驗不及之處。外面的世界才精彩,我們迫不及待想要感受領略。
而有一種出發,是尋求意義。生存、物質、體驗都不是問題,只想執意為內心不息的追問尋求答案。我必須出發,“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我非這樣不可,不放棄追問,并且不能夠停止一次又一次身體力行地尋找,為那個讓我難安日常的問題: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在哪里?
無論哪一種出發,都要離開身邊熟悉的景觀和人情,當我們邁出腳步,無論如何,家園已在身后,世界盡在前方。
而你遲早會發現,我們出發,其實是為了尋找或者建造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家。
我們出發,是為了回家。
我們如何回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家,有位于不同時空中,不同位置、不同層面、不同時點的家。
我們的家是一間房
讓我們窮盡積蓄,購買,裝飾,儲存需要和想要的東西。它是宣告占有,勘定邊界,有權邀請或者拒絕世界,從而讓我們獲得保障和安全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有它的專屬名字:棲身之所。
我們的家是某個地方
我們為什么需要時常離開熟悉的住所,去到遙遠的陌生之地,奔西藏赴麗江下到海里爬上高山,同時把這種行為冠以“尋求精神家園”?
因為家,除了能夠安置身體,還要能安放靈魂。名叫“家”的地方,能帶給你某種狀態,一種安全、安穩、安寧、放松、自由自在的狀態,通俗來說就是船到碼頭車到站,你篤定地知道,你已經到了,不需要再追尋不需要再出發。
因此,如果你一直追尋,也許就是還沒有到家。
家是那些人
那樣的人,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父母是家,丈夫妻兒是家;親情是家,友情也可以是家,而有時陌生人也能帶給你家的感覺。
家是你自己
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你會發現,你自己就是家。當你為內心建造足夠的安寧與自由的時候,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生命是家
也許只有當我們能夠把生命本身作為家,我們的靈魂才會獲得真正的不會消退的安寧。
永恒的家
有一個我們唯恐避之不及的最終的家,那便是死亡。那是生命永恒的家。
對于郭川而言,他上岸是回家,而他出海也是回家。他的靈魂始終被撕裂,他總是惦記牽掛著另一個家。
酷愛自由的人永遠在路上,而在路上,就是他們的家。郭川留在海上,郭川已然回家。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網上有人評價郭川“作為男人,不負責任,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職責”。雖然一樣是圈養家禽在評價飛鷹,我仍想在此表達一下自己對蕓蕓眾生中這樣一種存在的理解。
郭川兒子名叫“郭倫布”。帶領歐洲人穿越地理極限,同時引領全人類超越認知極限的哥倫布,郭川以這種方式向他表達自己的敬意,同時以生命在切身靠近和感受那個偉大的靈魂。顯然,他的妻子肖莉是懂的,這應該就是她沒有在采訪時哭哭啼啼卻面帶微笑的原因之一。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毛太絢爛。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會覺得把他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肖申克的救贖》
有的人竭盡全力,以生命尋求和彰顯自身存在的意義。就像有些自由的飛鳥,它們飛得如此遙遠,遙遠到我們的視野和夢想都不能及的地方。
而當它們絢麗的羽翼和自由的身影進入我們的視野,也許,我們會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遙望并且向往。
此時,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的天空低矮灰暗。同時會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有更廣闊壯麗的天地存在。那讓我們記起內心被遺忘已久的某個角落,重又看到那些塵跡斑斑的夢想。
我們放棄了,但一定有人,那些身心更強大健全豐盛的人,從未放棄過,也從未停止他們的追尋和探索。
有的人,他存在的意義超越我們的日常,他的足跡抵達我們不能及的深度、高度和遠方,同時,他會帶領一些人超越自身的存在。就像那些超越自己所處時代的人,引領人類一次次跨越局限,走到今天,并且仍然會有這樣的人引領我們繼續向前。
這就是意義所在。
《海闊天空》 —— BEYOND
今天我 ?寒夜里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風雨里追趕 霧里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你與我 可會變(誰沒在變)
多少次 ?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里愛(誰明白我)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被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自由自我
永遠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