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的智慧的最高形式”前幾天朋友在群里突然說了這么一句。我說這翻譯過來不就是靜靜的看著你裝逼么?能在聒噪中保存冷靜觀察的人,不能說智慧高到哪兒去,但是起碼是一個成熟的人。很多事情很多熱點話題,別著急馬上就評價,對這個世界匆匆下判斷是我們經常失望乃至悔恨的原因之一。
網絡語言很容易陷入一種粗暴的統一,你經常能看到一個明星甚至一款手機下面鋪天蓋地的謾罵,以至于你不自覺的參與其中。這種集體暫時無意識是否就是群體價值觀?
群體和圈子不同,圈子是你有一個愛馬仕包包我也買了一個同款的,于是我們在品味上主觀臆造了一些共鳴.這個包包形成了一個門檻,拿著這個包包的人都能進來。而群體在我看來總是一個負面詞匯,是書里面描述的那種“烏合之眾”。群體是沒有門檻的,但是又具有很強的排他性,或者說人們在尋找認同和歸屬的同時,本能會去反對不同的意見,因為不同的意見會導致這個群體分裂。人就是這么矛盾,經常由受害者的身份迅速轉化為一個加害者的角色(我甚至為這樣的故事編過一兩個片段),譬如飽受磨難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倒霉的卻是巴勒斯坦人。
群體的可怕性在于群體內的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旦缺乏獨立思考,就會像羊群一樣被四處驅使,可能某一天上街砸日本車,也可能有一天占領肯德基。
再也不相信愛情的人,所以相比較之下,林丹出軌和吸毒這兩種新聞,你更能接受哪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