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世界與日益迷茫的人們??-電話聊天隨筆

這幾天還在火人節綜合癥過程中,略有恍惚。一個同去火人節的朋友對火人節綜合癥的解釋是:“懷念曠野,看見帶屋頂的就煩。無心工作,懷念那種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感和交流。”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向我電話訴說她的迷茫。這個小姑娘是四年前中國間隔年公益基金成立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北大的小姑娘。后來她去了美國讀大學,影視經濟專業,而且是全獎,今年大四要畢業了。她說看著身邊人好像都有了著落,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方向卻始終定不下來,開始覺得心慌。感情方面,她說學校的老外同學基本都還是dating文化的思路,找的是性伙伴不是女朋友,昨晚睡的和今晚睡得都不是一個女人。而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要么不修邊幅成天在宿舍打游戲刷網絡,要么就是干脆喜歡男人的。總之,工作迷茫、感情迷茫、人生方向迷茫。她說最近她們學校已經兩個同學跳樓了,而且都是美國人。看來迷茫不光是發展中國家的專利,老美也逃不過。

這幾年類似的迷茫我聽到過很多,也一直在盡自己的能力開導他們。進入21世紀之后,人口增長和科技爆炸使得這個世界與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不一樣。人類心智的成長遠遠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革。所以,迷茫就成了每一個年輕人的主旋律,甚至對于中年人或者老年人也是如此。每個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有他的迷茫,這本是非常正常的狀態。這種迷茫源于對未來不確定的憧憬和恐懼,也源于害怕自己被時代淘汰的不安。回想起自己二十歲出頭的時候,也會迷茫。但最大的不同,是我們那個時代世界還是在平和的運轉。在那個還沒有被互聯網化的時代,一切都是線性發展的。財富和房價是線性發展的,就算比爾蓋茨或者某某首富,大不了三五年出那么一兩個。感情是線性發現的,就算匆匆的相識然后分手,也總要三五個月時間吧。科技和社會變革也是線性發展的,互聯網的崛起就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人生更是線性發展的,兩三年不見的朋友再聚,有啥變化也是剛起步。但今天的世界已經完全變了,首富一年就會易主、房價半年就會翻翻。至于感情,在效率至上娛樂至死的年代,有多少人還會堅守心中的單純。無論科技還是商業,變化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昨天還是OTO,今天就是區塊鏈。PTP剛開始熱,倒閉潮就接踵而至。剛說人工智能要來,轉眼就是人類可能會被機器取代。在這樣的社會中,就算能勉強適應跟得上時代,壓力和迷茫也是如影隨形。于是抖音和游戲開始盛行,人們在壓力無法有效排解的情況下,全社會娛樂至死的年代宣告到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還是人工智能沒有發展起來的時代。等到人工智主導世界的時候,我們的迷茫和壓力將呈幾何級數增長。首先,人類是否能與人工智能和平相處就是一個未知數。也許那時候大多數人類都將消失,或者成為完全不同階層被拋棄的那一部分。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中提到,社會的總人口是需要平衡在一定數量的,而戰爭和疾病是其中重要的手段。而在人工智能來臨的時代,也許大部分無用階級會直接被清除。就算人類能與人工智能和平相處,甚至人類與機器組合而成的新興人類取代了原有的一切。可是,那個時候時代的變革,還有變革的頻率和未知性,都是遠超今時今日的。那個時候的人類,又如何應對自己的迷茫?!今天的思想家對此大概是兩派,樂觀派認為一切都會被很好的應對,悲觀派直接提出世界末日的宿命論。無論如何,時代的趨勢一旦形成,就已經無法更改,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既然趨勢無法改變,那我們又能做什么哪?!其實早在二千年前,東西方的哲學家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拋開宗教層面的意義,只從哲學角度考慮。二千多年前的智者就告訴我們,幸福就是內心寧靜平和的程度,僅此而已。這句話在今天尤其顯得彌足珍貴。外在世界我們無法預知也無法改變,一切只能向內求,從我們的本心來尋找答案。“內心寧靜平和的程度”,這是多么清晰而又多么難做到的答案啊!但我們沒有選擇,今天所有成功和讓我們保持社會階級的方法和規則,在未來人工智能來臨之時可能都會被打破。在不確定的未來,唯一能讓我們堅守的,就是保持內心寧靜平和的能力。大多數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幸福快樂是外界某種人或物的獲取帶來的。其實幸福快樂是一種能力,一種金剛經稱為“云何降伏其心”的能力。老子曰:“夫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我現在開始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每年都會去火人節。也許只有在火人節,只有在肆意的放縱下,只有在完全裸露內心的情感釋放和交流下,才是現代人對抗社會變革和迷茫的解藥吧。最后我想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迷茫,但人生無法回頭,在迷茫中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無論正在經歷什么,每一天都是造物主的恩賜,用心享受這一天吧,用心享受這永遠無法回頭的一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