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故事》的故事

如何去把一條生命線變成九條,甚至更多呢?而這里說的生命線,是在《管道的故事》里面所提到的,管道和生命線的故事 。其實也是一本簡單易懂的理財書,怎么樣達到財務自由,理財也是理人生的書。?

本書出現(xiàn)提桶者,管道建造者是由一個小故事引出來的。故事的大概就是兩個想要發(fā)財致富的小伙子,一起去干提桶的工作,一個著眼于眼前的利益,一個看重未來的發(fā)展。一個只顧著當前每天提桶賺到的錢,但不曾想到,自己會一天一天變老,而另一位小伙子,看事情看的比較遠,知道自己會一天一天變老,體力越來越差,提的桶也會越來越少,從而想到一個可以不提桶也有源源不斷的收入的辦法。

生活當中,你是提桶者還是管道建造者呢?在公司上班,1小時的工作時間換取1小時的報酬,1個月的工作時間換取1個月的報酬。這種用時間換金錢的就是所謂的提桶者,一旦停止提桶,收入也就停止了,即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管道建造者,換言之,不用出售時間也會有收入,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里,笑來老師也說過,財務自由,就是不用時間去換金錢,睡覺的時候都有收入。為了不用時間就可以換金錢,前提是要建造一條能夠持續(xù)有收入的管道,可能在建造這條管道的時候要付出很多,可是一旦管道建成后, 收入就能源源不斷了。

提桶的誤區(qū):以為提桶的工作就是在建造管道,因為99%的人都在提桶。提桶的職業(yè)不分高低貴賤,建筑工人,醫(yī)生也是提桶者,只是提的桶的大小不一樣。建筑工人提小桶,醫(yī)生提大桶。人們總是從水桶公司A跳槽到水桶公司B,以便提到更大的桶,努力的加班,以便能提更多的桶。

可當你的桶越來越大的時候,你的開銷也更大。讓我們來看看管道的力量,再來決定你是要做提桶者,還是管道建造者吧!

管道=自由,書中作者舉了一個對比的例子。一個是每年收入200-500萬美元的棒球員,一個是在小鎮(zhèn)上的小學老師。

前者這位棒球員,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酗酒、吸毒等,而且他40歲前已經(jīng)賺了1億美元了,可他全花光了,花在昂貴的房子、車子、律師費、酒錢、吸毒的酒上面。

后者這位教書的女士,教了50多年的書,70多歲才退休,年薪8500美元,可當她去世的時候,卻一共捐贈了有200萬美元的善款,其中包括教會、母校和一支童子軍。她是如何用小錢變大錢的呢?

是的,她在提桶的同時(教書),也不忘建造自己的管道,她的管道是由股票、債券、投資組合而成,這些管道為她提供了衣食住行都可以過的相當舒適的生活,而且她每個月都會存錢和投資。

前者更是有大量的金錢去變更多的錢,可是他不自律,沒有做到未雨綢繆,沒有天晴防下雨,甚至沒有一點管道建造的意識。

看完以上的對比,你是要做提桶者還是管道建造者,這是你的選擇,今時今日,選擇也變成了一種能力,而且這個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意識的到的。

多數(shù)人的50年管道計劃是社會保險和房子,而聰明人的50年管道計劃還包括投資,房地產(chǎn)、 國債,股票、基金等,增加管道就等于增加自己的生命線。作者的父親和他說過一句話,為今天而活,為明天計劃,而作者也遵從父親的教導,努力做個管道建造者,而不是提桶者。

文中還說到,時間的重要性,要說這世界上有什么是最公平的,那說的肯定是時間。一天24小時,可是硬是有人把一天24小時,創(chuàng)造成26、28、30個小時。把一天24小時抽出2小時來,去建造自己的管道,這會發(fā)生什么結果呢?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不同,取決于每天多出來的2小時,這句話是改造了一下的。

時間就是金錢,甚至比金錢更加的寶貴。但如何去利用這么寶貴的時間,就看各人的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