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完羅輯思維2016年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花了我那么多時間,羅胖不是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嗎?國民生產時間,GDT,意思是互聯網時代,企業想占有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今天的大家都很忙,時間這里占據了,就在另外一個地方減少了,所以,所有創業者就是需要挖空心思去占據用戶的每一分鐘,賺他們的每一毛錢。因此,我一定要寫下點什么,否則對不起這幾小時。羅胖的節目很奇怪的,你一路聽下去,都覺得很過癮,好像玩游戲一樣,但是如果你不回頭仔細去想想,聽完節目后我估計很多人會迅速的忘記自己聽到了什么?他主要表達的中心意思也會迅速的消亡。羅輯思維這個節目很善于解析復雜的事件,總是在復雜的事件中抽絲剝繭提出一些新的觀點,而后又逐漸引申把它和創業聯系在一起?,F在的我,正好也在讀一些傳播學的書籍,也借羅輯思維《時間的朋友》這個平臺,解析解析這只麻雀。2016《時間的朋友》全文文字并不是很多,我估計15000字左右吧,當然,我還沒有拿到它的演講稿,但是,我想,如此一片文章的演講稿,為什么會在深圳衛視創造跨年夜收視率第一的奇跡,為什么連大牌明星云集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會輸給這個死胖子。下面,我就五個方面展開來分析這篇演講稿。
首先是善于抓熱點,并溶于一爐。借用羅胖自己的話,我們老羅家最善于干這個。羅胖對2016年幾乎所有的熱點事件,熱點詞匯,演講臺的超大屏幕上滿滿的出現了一屏幕,大到國際國家大事,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AlphaGO擊敗了人類最聰明的棋手李世石,小到王寶強離婚、林丹出軌、郭德綱師徒互罵。有商界的,樂視,萬寶股權相爭,雙十一天貓京東大戰,有科技界的,人工智能,虛擬技術,有網紅界的,“回憶專用小馬甲”、“PPD嬌妹”。林林總總,各式各樣,老羅的本事就是一鍋燉,還不會燒焦。把這些熱詞通通歸納到他自己的五個關鍵詞,也就是幾只黑天鵝中,也就是時間戰場、服務升級、智能革命、認知稅、共同體危機。他的線索很明晰,講創業者的故事,創業者的方向,這幾個目錄一出來,接下來就是填充了,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一個個對照填充下去。微信小程序,張小龍,神一樣的人物,吸引眼球吧,填充到時間的戰場里面去,谷歌,Facebook,夠份量吧,填充到人工智能里面去。今日頭條,你熟悉吧,天天都在用,填充到服務升級里面去,各式各樣的網紅,直播,這一年如暴風驟雨似的席卷我們的生活,填充到共同體危機中去,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用人話把它們描述出來,用最淺顯的文字把他們描述出來。還順帶一遍遍的給贊助商VIVO做做廣告。
其次是語言風格,說實話,風格這個詞個人可以感覺到,但是要用文字表達出來有點難。有的人善于總結,比如說魯迅,嬉笑辱罵皆成文章。有些人善于模仿,比如網絡上出現的那么多甄嬛體。甚至足球的評論,曾經就聽過一個段子,巴薩的水平是極好的,大牌前鋒配上中場大將,原是最好不過的了。雖說運氣欠佳,點球未進,成全切爾西再入決賽,倒也不負恩澤。 這段子一看就是甄嬛體,但是甄嬛體是什么風格,用語言總結一下,不好辦。有人說看羅輯思維就如看演唱會一樣,你別指望你看多了就成為了舞臺上的那位明星,甚至他唱歌的風格你也說不清楚,比如王菲,你說她什么風格,比如張靚穎,你說她什么風格?你可能會說 海豚音,但除此之外你怎么總結。有點難吧,這里就借用人家的一些話來總結羅輯思維的風格特點吧,有人說羅輯思維節目的特點強烈的人格色彩,勵志的人生姿態。今天互聯網群雄并起,想要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節目就必須有自己個性化思考,羅輯思維的節目選題另類新銳,見識視角獨特犀利,脫離了央視體制束縛的他,話語風格大膽直率,比如這次跨年演講就是,王健林說小目標就是先賺他一個億,這方法對你來說有個毛關系啊,不是說粗言就是個性化,羅胖這些口語化的表達比比皆是。他經常說的”死磕自個兒,愉悅大家”,“有種、有趣、有料”他反復的強調這些,就是在制造一個與他人不同的羅胖,讓人一聽就知道是他羅輯思維的節目。他對于他自己比較先提出的東西,反復反復的提出,比如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用互聯網思維去讀書。在傳統的社會的那種結構當中,其實沒有任何人有選擇。我們今天這個有選擇的時代,真好!當然,不是說這些都是他發明的,他的想法就是給這些想法打上羅輯思維的烙印。
第三是標題,《時間的朋友》,名字取得多好,首先從距離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今天我們開口閉口兄弟,但是多少有江湖的味道,朋友,親切。另外一個關鍵詞,時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時間,無所謂貴賤之分,又勝出一籌。另外,本場演講羅胖有只黑天鵝就是時間戰場,也很好符合標題。羅胖一直是標題黨的領軍人物,羅輯思維這個名字,多好,姓羅的編輯的一些節目,可以講歷史,可以講創業,講家長里短,素材包羅萬象,同時,又打了一下邏輯思維的擦邊球,這檔節目是嚴謹的,是邏輯嚴格的。再說羅輯思維的節目,羅輯思維擁有強大的團隊,標題黨對于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這里舉一些例子,你一看,就會感覺被吸引?!对里w為什么必須死》,《夾縫中80后》,《什么是有錢人?》,《康有為:光緒皇帝的野蠻網友》等等。羅胖行走的路線都比較穩,相比于咪蒙的標題,《職場不相信眼里,要哭回家哭》,《冒昧的問一下,你有錢回家過年嗎?》,雖然沒有咪蒙的標題有吸引力但是更為讓人容易接受,不偏激。
最后是價值觀,雖然網絡上有很多羅黑,我承認我也不是羅粉,但我想我們要看到羅胖的巨大成功,從央視跳出的做自媒體的他,剛剛開始只是靠著人家的打賞,到全心做知識分享的服務平臺,短短二三年時間,吸粉幾百萬,靠的是什么?我想其輸出的價值觀大體上是正能量的,它的節目讓你不斷的去尋找另外的觀點,坦然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甚至借助很多歷史事件,從另外一個角度上分析其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引申到創業的成與敗上面。它給創業者提供了一種思考,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羅胖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成功沒有偶然。
? ? ? ? 近來比較忙碌,特別是正能量這一段,寫的非常匆忙,但是還是把這篇文章發出來,也算是對免費收聽羅胖節目的一個點贊,也是這段時間學習傳播學的一個小小總結。三十多歲,開始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沒有經歷太多社會的風雨,姑且算紙上談兵吧。
本文由“張鄉本賬號”發布,2017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