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007深圳二周年的聚會,順便聯系了在深圳工作的高中同學,也算是聯系不多但在彼此心中位置很重要的閨蜜吧,高中三年,她一直住在我的上鋪,也屬于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本來計劃她請我吃晚餐的,但我堅持要和007戰友們多聊一會,于是她帶著不能請我吃飯的遺憾一直等待我的聚會結束。
晚上八點,我才依依不舍的和戰友們道別,然后乘地鐵來到閨蜜家。她要說接我,被拒絕,作為律師,我最注重的就是時間成本,我不想浪費別人的時間在路上。
閨蜜執意在地鐵口接我。見到我的第一面就說:終于等你來了,上流社會的人。我莞然一笑:我哪里是上流社會的人,只能定義成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斷進取的人吧。
每次見面,強勢的我,都是滔滔不絕的找話題聊天,比如我是堅持學習,比如我的尋求改變,比如全國到處流浪。于是閨蜜又一次說,你們上流社會,我們小市民不懂。
于是開始思考,到底什么是上流社會呢?我的生活是否和上流社會沾邊呢?
百度了一下:
上流社會是社會上掌握政治權力社會資源及自然資源分配權的已得利益者。上流社會不是社會。所謂上流社會是一種形容,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社會形態。中國人的上流前景不應該往前看,而是往后,運用的是“后視鏡”原理。五千年的文明歷程、帝國的禮儀之邦,留下來的都是上流文化。
基于這樣的詞條定義,我覺得自己和上流社會差距太大啦!其實是無產階級額,怎么呀和上流社會沾不到邊啊?看著閨蜜狡猾的笑,我覺得她說得上流社會對我是一種調侃:意思是他們不理解我的生活,但也有點向往,基于現實的各種制約,他們又不想和沒辦法改變,于是,略帶酸味的說我是上流社會,酸酸的說:我們哪里和你們上流社會的人比呀!明顯的有認可但不會融入的意味。
在閨蜜家住了一晚,早上他們兩公婆將我送到高鐵站,一路上又是我滔滔不絕。突然腦子里還是糾結上流社會這個詞語,應該說,對于這個詞語如此敏感,我應該是有深層心理原因的,這個以后再說。
于是笑著對閨蜜說,你說了幾次我是上流社會的人,我承認我是。她也笑了:是的,你們都是精神上富裕的人,用寫作來豐富人生,本身就是一種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所以上流社會最終歸結為一種生活方式,所以,你是,本來就是!---上流社會,戰友們,我們一直在上流社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