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李笑來老師的《一塊聽聽》平臺上聽了許岑的分享。今天早上忽然就醒的非常早,四點多一點就醒了。
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做30分鐘的冥想,在冥想過程中,滿腦子都是許岑的分享內容,都不知道冥想這半小時怎么過去的。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沖動,于是,早上我的第二件事本來就是一小時的晨間日記時間,全部用來寫這篇文章了。
可能很多人不一定知道許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認識的人里面,沒有一個人跟我提到這個人,當然,我認識的人也不算多,不過我倒是挺納悶這個事,今天看了我的文章的人,就都知道許岑是個怎樣的人了。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專業畢業;
在英國讀研,不知道讀的什么專業;
電影級ppt的大師級人物,這個大師級,是我封的,因為做ppt的人,懂電影到如許岑的,到目前我還沒見過,也許有。
所有老羅演講用的ppt都出自他的手;
柴靜的蒼穹之下的演講ppt,也是許岑做的;
還有很多牛逼企業的ppt,也出自許岑之手;
在淘寶上賣ppt教程,也是一件令人佩服的有膽量的事,因為大家知道,淘寶上賣ppt教程,實在不是一個好生意,你懂的。
在一個普遍不喜歡學習英語的大學,居然直接把英語考過了4級甚至6級,這一切不過是處于愛好。
做了5年的英語培訓老師,創造性地通過統計方式,找到英語中不好發音的所有單詞,越100多個,組成一篇文章,訓練學生的英語發音。同時在淘寶上賣出他的英語教程-我的英語學習方法論。
吃過1000多份東北溜肉段,自己親自動手做過200多份溜肉段,并出了一個炒菜教程,當然,這個炒菜教程不僅僅是如何做溜肉段。
借錢買了一把4萬7千塊錢的吉他,用一年時間學會指彈吉他,并成功出了一個吉他教程。在淘寶賣出上萬套。
我知道他有一個徠卡,跟一個擁有價值數百萬攝影器材的朋友一起,做了一個攝影培訓課程。
最近,他又出了一個如何寫教程的教程,也是在淘寶出售。
![]()
一口氣寫了這么多,是不是感覺讓某些斜杠青年覺得自己的杠一點兒都不夠斜?
這個分享,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是刻意練習,如何刻意練習。
三個月搞定胸肌,其實有些刻意很容易做到
許岑老師講了自己在大學里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把自己的胸搞得大到嚇了自己一條道程度。
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俯臥撐,練習3個月。
他說了練習的方法,開始是五個,每天增加一個。大家可以腦補一下三個月一共少個俯臥撐,平均每天幾個?
這是一道數學題,三個月按90天算,計算方法,類似于從1加到100的算法。大家可以算算看,我算出的是一共4455個,平均每天做的俯臥撐是:
49.5
也就是說,每天做50個俯臥撐,就可以練出如下圖的大胸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天大的秘密,那就是:
凡是號稱喝水都長肉的胖子,其實問題不是出在喝水,而是出在沒有刻意練習上。
如果連影響自己形象的身體,都不能通過刻意練習來糾正,你還能指望他在別的事情上刻意練習么?
上面這個練胸肌的例子,告訴我們,某些刻意練習,只要堅持去做就行了,根本涉及不到智商。
48小時搞定ppt(keynote),有人給你錢讓你刻意練習
當時許岑在老羅英語培訓當老師,有一天老羅問許岑,能不能做ppt,許岑認為自己是能的,于是,48小時沒睡覺,死磕keynote,拿出了一份答卷給老羅,老羅認為很不錯。從此走上了ppt的道路。
所有老羅的ppt,都是出自許岑之手。
柴靜的《蒼穹之下》ppt,也是來自許岑。
不僅如此,很多牛逼公司用的ppt,都出自許岑之手。
許岑的ppt好在哪里?他的電影學院的經歷,他的ppt成為具有電影美學的ppt。
你想,一般人做ppt,誰能想到先去學個電影學院,然后再搞ppt呢?所以,大多數人的ppt,從美學角度,很難跟許岑相提并論。
懂電影的人都知道,電影鏡頭之間的切換叫蒙太奇,ppt的幻燈片的切換跟電影相比,就變成了小兒科,普通人很難想到看電影也可以學ppt。電影中的鏡頭切換邏輯,用到ppt上,就讓ppt鑲上一層“有邏輯的有藝術的金邊”,而那些經典電影的每一個構圖,都是大師級的構圖,跟真正的大師級構圖大師學ppt的構圖,你可以腦補這個鏡頭。
從許岑老師的ppt刻意練習,我們看到了跨界的味道了,從電影到ppt,也聞到了跨界的妙處。
許岑的ppt,當時是為了完成工作,如果有人給你錢,讓你刻意練習一樣東西,這種感覺,是一種賺翻了的感覺啊,是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所以,許岑等于告訴我們另一個秘密,那就是:
如果你的工作跟你想要的成長不謀而合,你的刻意練習就會更有成效,工作時間加業余時間,你想的都是同一件事,你的刻意練習時間就多了,而且你吃飯還不用發愁,這跟一邊工作一邊還要去學習一樣其它技能差別簡直就是天地之差。這是最好的成長方式。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機會,一定不要錯過。

上圖這個ppt,就是許岑在分享中用的一張ppt,我們讀解一下,看上去,上面的燈跟下面人像有邏輯關系,好像是燈把下面的人照亮,實際是兩張圖。而把燈光放到上面,就運用了電影中的蒙太奇思維,讓燈跟人像發生關系。
這種蒙太奇思維,不是一個普通ppt愛好者能企及的。
刻意練習也需要有一顆智慧的頭腦
許岑認為,英語發音,只要兩周的刻意練習就夠了。
但是,問題來了,刻意練習什么,兩周就能過了英語發音關呢?
許岑用他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從英文中篩選出100多個涵蓋了英語發音所有技巧的單詞,絞盡腦汁編纂成一篇文章,并發布到了網上,大家可以到網上搜:
A Bitty Note of World Cinema
那么,刻意練習多長時間呢?既然叫刻意練習,就別怕花費時間,你把你能用上的所有時間,包括上廁所的時間,都琢磨這個發音就對了。一周很短,一旦真的成了,你覺得值不值呢?
如何練習?練習的方法當然是聽,然后自己錄音比較,要追求完全一致,而不是相似就行。
從你嘴里發出聲音到耳朵里,和從你嘴里錄到錄音機里再傳到耳朵里,完全不同。
如果網上搜不到這段內容,可以去買許岑的英語學習方法論。90元錢解決發音問題,還有其它的福利,賺到了。
很多人都喜歡引用格拉德威爾的1萬小時理論來說事,實際上格拉德威爾在他的書中還提到一個條件,就是智商,智商要在120以上,這個問題,幾乎所有談到刻意練習的人都不愿意提及,因為只要一說起來,很多人可能就中槍。
刻意練習要找對老師
許岑借錢買了4萬7千塊錢買了一把吉他。他要學指彈吉他。他還真多學成了,而且不僅學成了,還搞起了指彈吉他培訓,出了指彈吉他教程。
他學吉他秉承他一貫的刻意練習的理念,每天4小時。
在此要插一句,他從小學了8年的小提琴,只不過這8年,每天就練1小時,而是還是濫竽充數的1小時,這一點我太有同感了,我也從小學小提琴,也不喜歡練,也是濫竽充數。但是我學琴的老師不錯,很牛,所以我很小就能上臺演出,而且能跟著樂隊一起玩。
小提琴的學習經歷給許岑的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盡管他不愿意學。這影響表現在他耳音辨識能力,他的手指的功夫,他的節奏,這些對學習吉他都很有加分的作用。
而他學習吉他最值得稱道的是他找的兩位老師


他利用他的英語優勢,從國外找了兩本世界頂級吉他大師的教材,一位來自美國,一位是法國。一般人學習,也就是看看國內的教材而已,這一點就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所以,其實我想說的是,英語這東西,實際上是我們的剛需而不自知。英語大牛樂靜老師在她的英語學習分享上說了兩點關于英語學習的價值:
一個就是可以不吃屎,另一個就是自由。
你想想,如果可以不吃屎,支持吃那些高級的,最好的東西,那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如果英語不好,吃什么有時候真的就由不得你了。
自由是怎樣一種感覺,只有會了英語才能明白,真的是太自由了。
我講的沒有許岑老師說的精彩,如果大家意猶未盡,可以去一塊聽聽,聽聽許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