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算不清有多久了,再也沒體會到寫字的快樂了。總是說自己愛寫字,總是念著別人說的有才,卻不曾想過從來都是付出多少才會得到多少回報。
關于寫字,是我怠慢了。
關于寫字,怪我沒有堅持。
關于寫字,我想重新來過。
簡書是無意中發現的app,只是因為想要找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碎碎念,想要認真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就下載了。
可是,信息癌的時代抱著手機總是有太多的雜事要做,比如看電視劇,比如刷朋友圈,比如刷瀏覽器……太多太多……越是多越是心浮氣躁。
寫字總是不到五百字就寫不下去了,會在意有沒有人看,會在意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會一直不斷的給自己找借口。
其實就是太久沒看書,太久沒寫字,詞窮了。因為我沒有花時間和精力用于看書寫字,所以才思泉涌這樣的詞早已拋棄了我。
直到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醍醐灌頂。
文章里面說,其實你只是喜歡玩手機,你什么愛好都沒有。那些真正愛好寫字的人,會堅持日更,堅持在生活中發現故事,然后學著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各種雜志報紙都能刊登文章。那些真正愛好英文的人,會堅持背單詞,會挑戰自己加入美劇翻譯字幕組,會出國留學。那些真正喜歡化妝的人,會認真學化妝,然后在各大平臺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而你,只是喜歡玩手機。
看到別人寫的好故事只是習慣性點贊收藏,甚至大言不慚自己寫的更好,看著別人翻譯出來的字幕去理解美劇還笑話別人偶爾有的錯別字,看到美妝博主卸妝后吐槽別人比你丑,然后活在長得美不化妝也好看的謊言里。
所以,這樣敷衍自己的你,憑什么談愛好?
對啊,我有什么資格在我的簡歷上寫我喜歡看書寫作?多久都沒再看完一本書,又有多久都沒再提筆寫完一個故事。
對不起,自己。是我忘記了太久沒讓你真正快樂起來,是我讓你有了太多的牽扯。
對不起。關于寫字,我想重頭再來。
從我記事起,爺爺就念叨著清華北大清華北大,許是我性格懦弱,一直也沒敢逃學。
現在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紅極一時的終極一班,班上男生調皮,在教室鐵門上用紅色粉筆描了四個大字——終極二班。因為當時我們是六二班,教室在走廊的盡頭,教導主任過去的少,也一直沒被發現。
現在想想那天數學老師估計是心情不好吧,進門看到了終極二班四個大字,瞬間就怒了。拍桌子,甩教條,氣不可遏。
不湊巧的是,有男生不會看臉色,非要在太歲頭上動土,結果可想而知。數學老師鉚足了勁把男生抱起來,然后扔在了地上。
當時年紀小,不太懂體罰學生這些事。現在想想,所幸老師個子不高,沒有抱得太高,不然可能真的危險了。話又說回來,更加不懂的是為什么老師要費老大勁抱起來……
這件事變成了全班逃學的導火索,也變成了我想要變成叛逆學生的遺憾。
后來,班上有十多個男生女生一起結拜了。學著電視劇里的那樣,大哥二姐三弟四妹的叫著。去學校小賣部買了啤酒,效仿電影情節,挨個喝酒,砸酒瓶,放肆的笑啊鬧啊。我看著他們,說不出的羨慕和憧憬。
再后來,他們約著逃課了。忘了是什么契機,他們約了班里大半同學騎車去公路下的河邊玩。問我嗎?我慫,又沒敢去。我哪敢啊,爺爺因為年輕的時候讀過師范,小學里的大多數老師都認識他,而我,名正言順地成了老師們眼中的花骨朵。
就這樣,半推半就的上了初中。
初一那會,2007年,正是非主流的時候。看著郭敬明聽著飛輪海迷著羅志祥哈著沉珂。看書里的故事那么純情,自己卻像個沒有開竅的孩子,沒有太多的喜怒哀樂,只是沉醉在華麗的詞藻里。
開始喜歡抄歌詞是因為喜歡押韻的文藝,喜歡看男生工整而又不呆板的字,喜歡那種放學后傳遞歌詞本的竊喜。
漸漸地,我開始喜歡寫字。就和大多數人當時的QQ簽名一樣,摘抄本里一字一句的抄著“葉落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然后開始自己模仿著寫過錯和錯過。
還記得那時候寫作文特喜歡寫故事,因為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同桌之間上課的時候寧愿寫紙條聊天的那種。初二的時候語文成績突飛猛進,作文都是四十幾分,語文都是一百分以上,文言文背的最快最全,別提有多驕傲。
慢慢的,因為和好朋友吵架,文風開始變得消極,成績也是一落千丈。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死,直到奶奶離開才漸漸懂事。
那時候,所有的情緒都在紙上,都在筆尖,流在字里行間,定格白紙黑字。
我開始瘋狂的迷戀新概念作文,我向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萌芽上發表文章,我沉迷在新概念里,無法自拔。
那兩年,我寫完了我所有的幼稚和懵懂,只是誰都不曾發現,不曾知曉。
高中的時候才開始玩上QQ,仿佛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我也不懂為什么,明明想要叛逆,卻總是順著爺爺的要求發展。當然后來我也沒有考上清華北大,這又是后話了。
現在想來,也許我本身性格里就有著懦弱和順服的成分,像爸爸,安于現狀,怎樣都行,于是就一直不瘟不火,不緊不慢的過活著。
高中的時候還有過筆友,寫出自己的第一封信興奮了半天,后面收到了一次回信便不了了之。畢竟是高中,都有著自己的顧忌。
QQ空間里全是一些打油詩和所謂的經典語錄,那時候好像是挺流行xx經典語錄的。因為平時喜歡看一些野史和詩詞賞析之類,對于那些詩人的八卦信手拈來,由此還被人夸過有才華,現在才知道當時同學的意思其實是偽文藝。但誰還沒有個年輕的時候,誰還沒有個文青夢呢。
新概念作文比賽信息一次都不曾了解,一次萌芽投稿都不敢發出,就這樣,在想要和不作為的斗爭中,我結束了我的高中。
呃……
如果沒有認識他的話,可能會結束的比較平淡。
他成就了我所有關于少女的夢。
(關于他的事,總覺得更像我自己的幻想,和我的文青夢無關,但卻是我青春里最大的火花,想下次專門去寫,以示尊重)
2013屆的那次高考,湖北的分數線創下歷史新低,而我,也并沒有考多好。許是叛逆,許是貪小便宜,選擇了寧夏一所民族院校,打著學費便宜省家用的旗號,我一人拖著兩大箱子,只身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學。
在改頭換面的期待和渴望中,我開始了我的大學。
我的大學生活并沒有太多的故事,所有大學應該有的我都沒有。別人說不掛科就不是大學,我沒有。別人說不談戀愛就不是大學,我沒有。別人說不旅游就不是大學,我沒有。所有別人口中大學應該有的模樣,我都沒有。
有過幾次文章登報,有過幾次文學比賽得獎,有過幾個喜歡自己的人,有過幾次朋友之間的夜不歸宿。
但是漸漸的,關于文字,我又倦怠了。不知道是事情太多了,還是自己太懶了,應該是太懶了吧。
從大一幾乎天天泡圖書館到要借書才去,從兩三天一本書到一本都不碰了。但是所有要寫愛好的地方我都填的寫字,所有問我特長的人我都用寫字打發了。
直到畢業。
要開始找工作了,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文字,我卻沒膽量再去碰它。
想要找的編輯類的工作,別人都會問是不是漢語言或是新聞專業的,會問有沒有寫過的文章想要看一下,會問有沒有相關經驗,而我,除了所謂的喜歡文字,什么也沒有。
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沒有在選專業的時候堅持自己選擇的漢語言,為什么沒有在課余的時候輔修一門漢語言,為什么寫著寫著就把自己給放棄了?
現在,我只想要改變。
想要從改變現狀做起,從能做到的小事做起。
每天開始堅持爬樓梯上下28樓,開始堅持學英文背單詞練口語看英文原著,開始為了想要從事的工作和想要成為的自己而改變。
關于文字,我想開始堅持日更,從養成習慣開始,即使一開始只是記流水賬,即使一開始可能并不能寫很多字,即使一開始我并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故事,但是我想堅持。
想看看堅持下去的自己會不會有什么不一樣,想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現在,我站在漆黑的樓梯拐角,寫著我自己的事,心虛的我都不敢稱之為故事。天很冷,樓道很黑,風很涼,我心卻炙熱。
無關夢想,只愿堅持。
這就是我的簡書。
我的簡書,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