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一個普通卻意義非凡的周六。有幸拜謁了始建于1694年的雍和宮。位于安定門。走在紅色圍墻外的的人行路上,香的味道裊裊而來。雖然從未相識,便知盡在咫尺。可想而知其盛名遠揚,香火旺盛。歷經300多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康熙年間的盛世,雍正皇帝的勤政為民。一個游牧民族跨越了遼闊的草原,馳騁疆場,遷移到如此多嬌的北國風光。兩種文化的交融碰撞,剛柔兼備,一陰一陽,和諧共處。
文明的進程的加快,馬背民族演繹成身穿長袍,走路款款,以德治國的禮儀之邦。大漠戈壁中的帳篷,飛檐斗拱層層承托的琉璃屋頂。清灰色的瓦脊整齊有序的排列,按照一定的坡度伸展開去,堅定地呵護屋子,昂然屹立不倒。
坐落于庭院中的幾不像,頭像獅子,腳如同龍爪。威風凜凜,虎視眈眈地屹立于此。腳踏吉祥如意的神球,守護著周遭的一切。這里古樹參天,吸引了報喜的喜鵲。鳴唱著,你追我趕撲棱著碩大的翅膀靈動的從這顆樹的樹杈上,追逐著落到毗鄰的樹上。不知名的一大群白色的小鳥奏響了一曲悠揚的旋律,結伴而行。盤旋著,嬉戲打鬧。這里的靈動不僅吸引了朝拜者,又聚集了大批樂此不疲的鳥。
邁過高高的門檻,燃起一注香,雙手合十,祈禱神的保佑和賜福。向拂的所在地,虔誠地鞠躬。更有香客,跪在祈禱的長凳上,念念有詞地默念著內心的渴望。
遙想昔日,曾經的皇帝的行宮,也是大型祭祀,舉辦法式的的神圣之所。如今接受普通百姓的朝圣,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正是普通百姓的福祉所在,才能昌盛繁榮,歷久彌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僅黃皮膚的人摩肩接踵而至,白皮膚高鼻梁的不同信仰的人,也照樣膜拜。他們的祈禱語言不同。但是神賜予的力量同樣堅不可摧。
這里古樹參天,又有松樹聳立。憑添莊嚴肅穆。不知為何一顆碩果累累的柿子樹,出奇不意地安家落戶于此。與其它風格的樹迥然不同。卻也說明了雍和宮為人民所用,接地氣十足。人們紛紛駐足,欣賞獨特的風景。我甚至幻想著一振風吹落,熟透的柿子,受萬有引力的影響,飄然而至,掀起一陣熱潮。
印象最深刻的塑像為18米高。須仰視才能遠遠凝視其高高在上的姿態,感嘆祖先的智慧。不知動用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才干。大的格局才能產生深遠的決策。其位置位于最后的大殿。酒香不怕巷子深。最雄偉壯麗的殿安之若素地位于最末端。如同讓人意想不到的柿子樹。回想前面,是厚重的鋪墊。千呼萬喚始出來。笑到最后的是執著與堅持并行。
火紅的柿子吸引了眾多的眼球。平凡卻誘人。莊嚴肅穆之中的愜意與安寧。裊裊青煙繚繞中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