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薦書:
《海都物語》
視頻筆記:
威尼斯最先是難民聚集的地方,為了生存,選擇去做生意。
最能威尼斯商人本質的事件: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通過“商人的狡猾”轉移了風險。
商人這個物種的真相不是冒險,而恰恰是冒險的反面,他所有的智力都用于干一件事,就是減少和分攤風險。
分攤風險的具體案例:例如蠱惑十字軍去攻打別的城邦,從中牟利;開創了混合政體的共和制,并維持了一千多年;任何人都不可能操縱選舉,投票機制復雜,還要看老天爺的意思;讓有錢人去買國債,即使出現野心家,也不會出現叛國賊;開創了公司的形式,老中青傳幫帶的傳統,老人在岸上,負責投資,年輕人在船上,負責干活,年輕人獲得大頭,這樣的組織形式和現金的創業投資很像。投資人出錢,創業者出人,最后賺錢了創業者拿大頭。
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是他意淫出來的作品,因為很多細節上不符合威尼斯商人分攤風險的事實。例如不可能把所有貨物都放一條船上,不可能只向一個猶太人貸款。
讀《海都物語》這本書要從“風險”兩個字的角度去解讀。
羅胖金句:
人類社會的運行追求兩條總規律,就是追求成本最低,和效率最高。
立國有兩種方式,以相信人類良知來立國的佛羅倫薩,在1530年就滅亡了,以不相信人類良知來立國的威尼斯,在此后又活了300年。
商人的做法不是去建構一個巨大的陰謀,然后逐步去實現它,商人干的一件事情叫見機行事,永遠我要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我要把風險分攤出去。
什么是商人這個物種,首先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通過構建人類的協作和信任來增加財富,其次,他們用自己的智慧,以不相信他人的方式來防范風險,降低風險,這才是商人這個階層的完整真相。
我的感悟:
羅胖一直強調自己是個生意人,他認為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對得起消費者就是他最大的情懷。在很多期節目里,羅胖一直再為商業、為商人正名,鼓勵我們去發現商業之美,去認可商人這一種存在方式。
第三季的有一期《你因掙錢而偉大》里,羅胖說過這樣一段話:
“做生意不丟人,掙錢不丟人,掙錢說明我們隊這個世界有價值,掙錢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父母過的更好,可以出國旅游,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夫人、我們的丈夫,不再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機關算盡,可以讓身邊的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住上大房子,有什么不好。”
“中國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市場經濟已經世界第二了,但現在沒有一套商人們能夠挺直腰桿,理直氣壯為自己說話的價值觀。好多商人覺得自己掙錢虧待了誰,其實掙錢是世界上最體面的生活方式。”
羅胖的視頻節目從2012年就開始了,而我從今年的6月份才開始追。聽羅輯思維以來,我確實發現我的很多思維觀念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每周聽一次羅輯思維的脫口秀已經成了每周例行的事情,現在我想把我每期聽完的筆記、心得、體悟與更多的“簡友”們分享,和更多的人去交流我的想法,因此今天在簡書上開來一個文集“羅輯思維”。
羅胖是一個能夠每天早晨準時準點的發送60秒語音的并堅持了這么久的人,光憑這一點來說,我就很崇拜他,他沒有太多的大道理,他更多的是在做足具體、最實在的事情,而且是勤奮地去做。他說“掙錢是世界上最體面的生活方式”,也許我們每一個都應該像他一樣,做一個“鼠目寸光”的人,不要有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專注于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與時間做朋友,等待時間給我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