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氣溫適宜,大自然呈現了最美的景象,學生們都歡奔到田野去,老師們也沾點光。
今天自己所教的學生去象山影視城,學校安排我明天到初一段帶隊,于是有空。
上午閱卷,午睡以后,突然心動,不妨去山野里走走,來一段說走就走的獨行。
步行、騎車、騎車?還是開車吧!能走得遠一點。
去哪里呢?往四明山方向是我和家人曾去過的,春天山花爛漫,秋天層林盡染,令人向往。
出小區向西,進入大成路,天氣很好,陽光和煦,路上車不多,速度六十碼,車里彌漫著趙雷的《成都》,許巍的《藍蓮花》,樸樹的《生如夏花》還有BIGBANG的《IF YOU》,一直喜歡在車上獨自享受音樂。
汽車在彌勒大道至林家后左拐到慈林、何家方向,然后在螺絲塔附近右轉進入桃花馬拉松專用道,向新建前行,空氣一下子通透了,幾乎沒有霧靄,汽車也只能偶遇,唯有路旁勞作的農民的農機車,想象著這兒春天的鬧猛景象,花繁人擁,可我卻喜歡現在來到這里,生活中有太多的擁擠、有太多的吸引,可是在不斷跟風的同時,也許會忘了自己此行的初衷,自己將要到達的方向和目的地。
明白自己想要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行,生活中,還是做一個淡淡的觀望者。
穿新建村而過,經銀鳳山莊后進入亭下湖景區,四明山的迷人景色由此展開,開著車眼睛不敢放肆,但每一個轉彎后迎面而來的畫面著實令人驚喜,醉美秋天,美哉山野!
原以為人間最美是花兒,可是如果你在秋天來到山里,你會被樹葉的多彩而陶醉。如果你覺得姑娘十八是花季之美,那是你未曾見識知性、優雅的女性之魅力所在;如果你被一位教壇新秀的課堂中漂亮的板書、動人的語言、精巧的構思和熱烈的師生互動所吸引,那是你未曾領略過資深老教師們課堂的深厚的底蘊、扎實的學科功底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的精彩;如果你為一些所謂的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國際學校漂亮的校舍、耀眼的榮譽、優秀的師資、出色的學生而羨慕,那是你未曾在鎮海中學、學軍、效實、衢州二中等一些百年名校中徜徉、生息、洗禮,多少學子夢寐以求啊!
是風雨的捶打、是時間的流淌、是歲月的堆積讓后者更有味,在戀愛之春,看到的是兩情相悅,而在婚姻之秋,感動的是相濡以沐。豐子愷先生曾在文章《秋》里,將秋與春對比,以對春的不滿來襯托對秋的滿足,秋在他眼里是謙遜豁達的,有著超凡脫熟的的成熟感覺。
不知不覺中,開到了亭下湖水庫的尾端,經一橋向盤山公路而去,過半山腰的四明大橋后,發現前面修路,于是掉頭在橋邊繞小而險的盤山路直降到棲霞坑,只因以前一家人一起來走過棲霞坑古道,然后經董村回到亭下湖水庫的尾端,沿水庫返程。
下午三四點鐘的亭下湖,靜謐、秀麗,水不多,湖中有小島凸出,放眼遠眺,下面是清清的水,上面是藍天白云,對面中間是大壩,兩邊則是彩色的山體,令人心曠神怡。觸景生情,想起了十幾年前,寧波市初中數學特級教師帶徒活動時,我曾帶著師傅林敏平,張淼老師和師兄妹們到此一游,在對面的大壩上向我所在的方向合影;也想起了二十幾年前,大學畢業的第一個寒假,同寢室好友樓益平、潘則明和我一起游溪口,也在傍邊的千丈巖腳下合影。
時間過得飛快,大家都進入人生之秋了,祝福好友們!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昌盛的年代,我們應該感恩,我們可以享受秋的豐碩,當然也不擔憂冬的到來,天地萬物,沒有一件逃得出枯榮、盛衰、生滅、有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