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之前,趙君始終覺得自己是個生活在蜜罐中的女孩:丈夫在采油二廠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婚后的趙君,公婆就住在樓下,父母就住在樓后;雖然自己沒有工作,但依賴于兩家老人的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讓趙君格外滿足。
直到38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寫了趙君的人生。
2015年7月,正值壯年的丈夫在下班途中突發腦溢血去世,趙君賴以生存的感情和物質基礎瞬間崩塌,當她傾其所有為丈夫操持完她認為還算體面的葬禮,已近家貧如洗。
沒有任何社會閱歷,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摔碎了蜜罐的趙君似乎走到了人生絕路。
哭得沒有氣力,淚水流到干涸,但人還要繼續活下去。不敢有任何奢望,能活下去就是唯一的念想。
在組織的幫助下,趙君在中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掃大街。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文化路一個紅綠燈到另外一個紅綠燈之間的距離,單趟800米,往返1600米。冬夏季節清掃一遍,春秋季節清掃兩遍,縱使是寒冬臘月,兩個小時后,趙君的全身依然被汗水濕透。當拿到第一個月1500元的工資時,趙君喜極而泣,因為這是她人生憑借自己雙手掙到的第一份饋贈。
生活就是這樣,不是你脆弱,而是現實沒有殘酷到逼迫著你去堅強。
一輛破舊的二手電動三輪車,安裝上簡易的車棚遮擋風雨。這是組織照顧之外趙君為自己找到的第二份工作:送快遞。
趙君說,我接受組織的照顧,但絕不接受旁人的同情。沒有時間悲傷,命運在38歲時從零開始。
六點半,掃完街道,很多人剛剛才睡夢中醒來。趙君已經里三層外三層將自己包裹好,騎著破舊的三輪車,奔走在刺骨的寒風里,手里的快遞單就是人生的方向。送一份快遞掙五毛錢,只能買一個饅頭,車上放著自己腌的咸菜,午飯晚飯都是饅頭就咸菜。但趙君覺得很滿足,她從來沒想到,艱苦和勞累原來可以讓一個人如此充實而滿足。當一個人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才知道脆弱的身體里,竟然隱藏著如此巨大的能量。在這種能量面前,一切問題都能克服,一切困難都能戰勝。
她曾經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唯獨缺失一種身份,那就是自己。如今,她驕傲地有了同事,有了可以談心的朋友,她從牙縫里擠出錢來,為自己和兒子購買人身保險,她計劃著明年春天,找第三份工作,掙更多的錢。一個人,不是你天生不優秀,而是生活沒有把你逼到懸崖邊緣。有時候,恰恰是因為心里有退路,人生反而失去了前路。
生活根本沒有蜜罐,也沒有鐵飯碗,一切你認為牢不可破的擁有都可能瞬間被打破,等靠要換不來幸福,命運完全可以在38歲時,從零開始。
當失去外界一切依賴時,趙君找到了內在的自我。
災難,造就了趙君,38歲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