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老板,你會給現在的自己加薪晉升嗎?

1、“老大,明年可以給我漲薪吧?”

這個問題,是我剛進入一家公司的時候,跟同事們一起去吃飯的路上,一位外地辦事處的萌妹紙提出來的問題。

我看到,她提問時候的表情很誠懇。

我也看到了老大回復她之前的微表情-尷尬。

之后,她的老大跟她說了什么,我就沒在細聽了。

一來是因為我覺得,這種問題的交流,不適合在公開場合討論。

二來是因為我知道,漲薪不漲薪,她的老大沒有真正的決定權。

2、到底誰有決定權?

因為公司人事變動,我成了這位萌妹紙的直屬上級,跨地區管理她的工作。

因為有機緣,我去到她所在的地區落地一個項目,又有了一起吃飯的機會。

這次,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提到了上面的問題。

這次,她還詳細說明了她的理由——因為這個地區同一類型的崗位的薪資是怎樣怎樣的高。

我瞬間一如之前她的老大那般尷尬,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決定權不在我這兒,也不在任何人那兒!

3、決定權,在自己!

我見過很多的人,對自己的薪酬不滿,直接去跟直接上級或者老板叫板。

結果往往也因人而異。

有的人,很開心,確實得到了加薪。

有的人,在等待,在觀看老板的動作。

有的人,很生氣,然后另謀高就了。

不是因為叫板的方式不一樣,也不是憑著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而是憑著“價值”說話。

4、價值決定價格

這是經濟學上的常識之一。

而我對于“價值”的解讀可以一分為二:

一是,真的“值”!

二是,覺得“值”!

無論是哪種,只要能展示出來,市場就會給你相應的價格。

這兩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

比如,黃金,就屬于真的“值”的一類型。俗話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是真的金子,但是沒見它發光,很有可能沒被發現或者視而不見。

在職場,這種人就是所謂“真正干活”的人。他們有典型的特點,喜歡“低頭干活”,比較少“抬頭讓人看到”。這種人的價值很容易湮沒或者被別人拿去“鍍金”,所以,當這種人去叫板的時候,就是拂塵的過程,聰明的老板,自然而然會做出迅速的反應。(這里不討論“小氣”的老板,也不討論“說不清自己價值”的員工)

再比如,LV,就屬于覺得“值”的一類型。同樣都有“裝東西”的基礎功能,但是通過“品牌”等“包裝”,讓擁有它的人,愿意為它付出高昂的費用。

在職場,這種人就是所謂“讓人覺得舒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真正做事的人,但是能讓整個團隊高效運行,讓老板真的舒服。或者他們善于把工作結果中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讓老板覺得舒服。再或者他們善于溜須拍馬(這里不討論道德問題,只說現象),讓老板覺得舒服。

這兩種有“價值”的人,就會有市場,獲得應得的價格。

而前面提到的“很生氣”、“另謀高就”的人,多數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也就是所謂的“價值”。

5、你值嗎?

回到萌妹紙問我的問題,其實,我很希望她自己反問自己:“我值得加薪嗎?”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她之前跟老板的接觸時情況,她回憶道,最初入職的時候,和另外一位同事,一起跟老板聊天,當時也沒什么想法,就簡單地說了幾句,然后老板就主要跟另外一位同事聊天了。

我也了解了一下她之前因為是轉崗過來的,所以當時沒什么想法,沒辦法接上老板的話。

我再了解了一下,轉崗了2年多了,她還是不知道所在崗位的職業,應該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

我結合她的優勢,當即給她安排了一項有意義的項目,而且是只有她能做的,想讓她鍛煉和展示。

然而,過去了一個月,我在期間問了她兩次進展如何,得到的回復是:還在想的過程中……

6、試著站在老板角度

我個人認為自己比較幸運,有過一段自己創業的經歷,讓我比較容易理解“老板”的想法。

老板,一個聽起來就感覺很酷斃的名詞,也是一個做起來實際很苦逼的名詞。

說酷斃,大家可以大開腦洞,愛怎么想都對。

而苦逼,還真的不一定有人愿意去相信這個詞跟老板有什么關系。

我體會不到馬云、劉強東、王健林、董明珠等這些知名企業家背負的幾萬甚至幾十萬名員工的責任有多重,但我能夠清楚的知道,老板們只要一睜眼,就得面對的是白花花的銀子往外出的事實!

不管今天有沒有收入,但一定已經付出了成本!

員工工資、房租費、水電費、設備折舊等等。

試想一下,老板們,心里面已經有這種說不出的苦了。再遇到有員工提加薪,從一個商人的本質角度來看,老板們首先會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給你加薪的這筆買賣值嗎?

這個問題背后的解讀就是:

你給我帶來了什么效益?

你為我解決了什么問題?

公司那么多人,為什么要給你加薪?

你的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

……

7、努力讓自己升“值”吧!

站在老板的角度,我們就知道了獲得“加薪晉升”的底層邏輯——自己“值”!

這個“值”,一定是實打實的“數據”、“結果”!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一些特別有同理心的老板/上級,看到你天天加班,來得比雞早,走的比貓晚,很拼命的在工作,雖然沒有功勞,但是念在苦勞的份上,也能給你加薪。

但,這絕對不可能是絕大多數的情況!

然而,讓自己升“值”,又是一個破繭而出的艱苦過程,至少需要達到以下條件:

(1)萬事有反饋——讓老板放心

老板交代的工作,要有計劃地匯報進展,讓他們放心。

(2)做事有結果——讓老板開心

老板請你過來,就是要你幫他們解決問題的/產出結果的,不是他們要來聽你說這不行、那不行的。

(3)心無旁騖——讓自己省心

把工作當成是自己修煉技能的游戲吧,努力打怪升級!不要羨慕旁邊的同事經常推諉工作、準時下班、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做到心無旁騖,請相信時間是公平的!

(4)看問題高八度,做事情低一級——對事情用心

遇到困難時,要經常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這個問題,試著想想他們希望你這個崗位的人怎么做?想清楚了,就腳踏實地地開始工作吧,把事情落下去,把結果做出來,把成績亮出來。

(5)以創業的心態工作——幫自己換心

把自己想成一個創業者,成為自己的CEO,為的是自己在工作。只不過,你創業的公司服務的對象是你的上級/老板。你在工作上的每一次任務,都是一次正式的交付。你在工作上的每一個項目,都是你的作品,而不是你的作業,只能精益求精,而不是得過且過。


最后,經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問自己:

如果你是老板,你會給現在的自己加薪晉升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