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老公的老家,自然也是我的老家了。
四月,清明季,本應是陰郁紛紛的雨季,陽光卻反常明媚動人,上車,下車,再上車,再下車,繼續上車,下車,大半天的功夫,福建就溜到了江西!
空氣出奇的清新,房子還是老房子,門口的小花正開得燦爛,屋后的菜園子長滿了雜草,兩株去年栽下的桂花樹高了不少,葉子也蔥綠多了。
婆婆和小姑正包著米粑,一種清明時特色小吃,米粉做皮,韭菜,肉,豆腐,梅菜干做餡,包成一個個如餃子形狀的粑,然后上鍋蒸熟,咬一口,唇齒之間就彌漫開嫩韭菜和肉的香氣,連牙縫里剔出的小小梅菜干都可以慢慢地繼續地嚼出點余香,回味無窮。
飯后,二叔叔提了點活蹦亂跳的泥鰍過來,這可是名副其實的純野味。清洗干凈后,油鍋燒開,泥鰍倒進鍋里,哧溜哧溜的響,一會兒沒動靜了,打開鍋蓋,再慢慢地把泥鰍一條條地煎熟,把青紅辣椒,大蒜,生姜炒熟,加入煎熟的泥鰍,再炒好出鍋,撮點自釀的米酒,哇呀呀,泥鰍脆叭脆叭的,咬一口,滿嘴都是純正菜籽油的香。
清明節的時候回老家,肯定是要去掃墓的,去拜拜祖宗。老家掃墓比較簡單,一把鐵鍬,幾大捆紙錢,幾大支塑料花,紅紅綠綠的,挺好看。一小包蠟燭,幾串鞭炮,一個小碗裝個米粑,一塊肉,還有一點其他吃的東西,就上山了。
山不高,樹蠻多的,沿著山路走,掃墓沒有規劃,沒有組織,逮到一個同宗同祖先的墓就點上兩支蠟燭,燒點紙錢,插兩支花,把碗擺上,作三下揖,然后放下鞭炮,再把碗拿走,繼續遇見別的墓,再繼續這樣掃墓~~,我邊跟邊嘀咕,這一碗吃的都不知道要拜多少個祖先,然后放一會就拿走了等于都沒吃到。在公爹的墳前我倒是很認真的拜了拜,求他保佑我生意發財,老公上班發財,兒子早點結婚生兒育女(好像暴露了我財迷的本色),而前那一碗端來端去的吃的終于放在公爹的墳前不移動了。(好像那一碗吃的都是在別的墳擺一下逗他們得了),半路上碰到親戚了又和他們結伴同行了。這里的民風古樸,敬老慈幼,大家見面都會笑笑,打個招呼,心里暖暖的。
掃墓雖然簡單自由,可身邊的美景確也是美輪美奐的,簡直讓我迷醉。
都說婺源的油菜花美,老家的這一片一片的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讓我震撼,站在這紅土地上,風兒陣陣,空氣中都可以呼吸到油菜花香,花叢中彩蝶蜜蜂飛舞翩躚,遠方的山,近處的樹林,好像一幅畫,美透了我的心。
老家的春天,別有一番韻味。美景滿山遍野,隨手拈來。更遠的山上是一片一片的杜鵑花,紅得奪目,紅得恣意。
老家很美,老家很香,待我老了,回到老家,筑一個巢,種一壟菜,養一窩雞,栽一院花,閑時去田埂小溝弄點泥鰍,挖點黃鱔……炒幾個小菜,邀幾個好友,不亦樂乎……
老家,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