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賽亞說過一句:“無所適從”。
面對變化,面對未知,面對雜亂,甚至面對你,我都有過這種感受。
在養育你這條路上,我應該算得上半個先知先明的媽媽。
你還在肚子里時,我看小巫、西爾斯等人的書,關于母乳喂養、親密養育、無條件的愛等。
你出生以后一年里,我看孫瑞雪、武志紅、M.派克等人的書,關于敏感期、愛與自由、潛意識等。
你滿兩周歲,我考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期間閱讀各種育兒、心理學的書籍。
你快兩歲半,我開始外出學習家庭教育,接下來的一年半80周里,我有一半的周末是在學習的課堂上度過,還經常帶上你南北各地奔波,并做家庭教育微課分享。與此同時,記錄你的成長,超過10萬字。
但是哪怕如此,面對你的成長,依然充滿挑戰。
自身壓力增大時,大吼大叫;事情不如預期時,沮喪落寞;他人不理解時,孤單無助……
今天看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關于行走時,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忍不住想說。
你走路算早。
剛滿7個月的那天,我恰好拍下你扶著墻站起來的珍貴片段。
10個月便對行走產生濃厚的興趣,一開始就邁出三步,從此要我們牽著你在屋里走來走去。
從你陶醉和興奮的神態,我能讀到移動帶給你喜悅,接收到你向這個世界發出的向往和渴望的信號。
一周歲時你已經能獨自行走,由此就帶來另一個問題,你會好奇地伸手去觸碰或抓取所有看到的物品。奶奶擔心你受傷,會在一旁叫慢點慢點,擔心你打破東西,會說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拿。
我相信奶奶是為了你好,但是我也看到她對你的設置障礙和限制,我與奶奶溝通,算是為你爭取了更多自由的空間。
而蒙臺梭利從另一個方面思考了這個問題:成人要保護自己的財產,由此產生了對孩子的吝嗇。
是啊,對于你們,作為大人的我們壓根做不到想象中的慷慨大方。
這不僅限于物質上的悉心照顧,更重要的是,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等待你們慢慢掌握和完善某些能力。
不得不感到安慰,我和你爸爸最起碼做到一點:放棄自己成人的優勢,等待你用自己的慢節奏去試探這個活生生的世界。
《童年的秘密》書里說:“成人在潛意識中隱藏著某種焦慮,使他們在無意識中筑起了自我保護的防線……好像正在同某種侵犯了他們財產和安寧的強勢力量進行著秘密較量似的。”
在太多父母身上,毫無保留地印證了這點。
覺得孩子甚小,沒有能力,自作多情提前提供幫助;自己是個急性子,等不及孩子慢慢來,抑制不住插手代替完成;害怕孩子犯錯或者受傷,過度保護,壓根不給機會嘗試……所有的這些讓大人神經緊張,擔心稍不留神孩子就會做出超出他們控制范疇的事情,虎視眈眈地盯著。
很幸運,你爸爸是一個非常耐心又相信你的人。
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他一直在一旁靜候、鼓勵,需要協助時給予一定的支持,愿意給你足夠多的時間和機會獨立完成。
不少人感嘆,你有一個這么好的爸爸。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只是大人習慣找各種理由將實現這個的機會抹殺了,美名其曰自己做不到。
我想說,
無所適從的大人,制造了無所適從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