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長期分享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預算的專業知識?。?/p>
1、榜樣激勵
為員工樹立一根行為標桿。
在任何一個組織里,管理者都是下屬的鏡子??梢哉f,只要看一看這個組織的管理者是如何對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個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
“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讓員工充滿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個樣子來。
領導是員工們的模仿對象,激勵別人之前,先要激勵自己。要讓下屬高效,自己不能低效,塑造起自己精明強干的形象,做到一馬當先,“你們干不了的,讓我來”,在員工當中樹立起榜樣人物。
2、目標激勵
激發員工不斷前進的欲望。
人的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的。這種動機是行為的一種誘因,是行動的內驅力,對人的活動起著強烈的激勵作用。
管理者制定目標時要做到具體而清晰,通過設置適當的目標,可以有效誘發、導向和激勵員工的行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用共同目標引領全體員工,把握“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任務,讓員工對個人前途充滿信心!
3、授權激勵
重任在肩的人更有積極性。
有效授權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巧。不管多能干的領導,也不可能把工作全部承攬過來,這樣做只能使管理效率降低,下屬成長過慢。
管理者不要成為公司里的“管家婆”,權力握在手中只是一件死物,通過授權,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及下屬的工作能力,更可以極大地激發起下屬的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
當然,授權對象要精挑細選,確保權與責的平衡與對等。
4、尊重激勵
給人尊嚴遠勝過給人金錢。
尊重是一種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勵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視自己的員工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其效果遠比物質上的激勵要來得更持久、更有效。
尊重是有效的零成本激勵,可以說,尊重是激勵員工的法寶,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勵手段都難以企及的。
越是地位高,越是不能狂傲自大,不要總是端著一副官架子,尊重個性即是保護個人的創造
5、溝通激勵
下屬的干勁是“談”出來的。
管理者與下屬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于調動下屬的熱情,激勵他們為企業積極工作有著特別的作用。
而建立這種良好的上下級關系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效的溝通。溝通的重點不是說,而是聽,可以說,溝通之于管理者,就像水之于游魚,大氣之于飛鳥。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建立完善的內部溝通機制,消除溝通障礙,確保信息共享,引導部屬之間展開充分溝通。
6、信任激勵
誘導他人意志行為的良方。
領導與員工之間應該要肝膽相照。信任是啟動積極性的引擎,你在哪個方面信任他,實際上也就是在哪個方面為他勾畫了其意志行為的方向和軌跡。
因而,信任也就成為了激勵誘導他人意志行為的一種重要途徑。而管理不就是要激勵誘導他人的意志行為嗎?
用人不疑是馭人的基本方法,對業務骨干更要充分信賴,切斷自己懷疑下屬的后路。
7、寬容激勵
胸懷寬廣會讓人甘心效力。
寬容是一種管理藝術,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有效方式。
管理者要能容人之短、用人所長,其寬容品質不僅能使員工獲得安全感,更能激勵員工自省、自律、自強,讓他們在感動之中甘心情愿地為企業效力。
寬宏大量是做領導的前提,給犯錯誤的下屬一個改正的機會,得理而饒人更易征服下屬。
8、贊美激勵
效果奇特的零成本激勵法。
人都有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肯定。
贊美是一種非常有效而且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它能賦予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能夠極大地激發人對事物的熱情。用贊美的方式激勵員工,管理者所能得到的將會遠遠地大于付出。
最讓人心動的激勵是贊美,“高帽子”即使不真也照樣塑造人,用欣賞的眼光尋找下屬的閃光點,贊美到點上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9、情感激勵
讓下屬在感動中奮力打拼。
一個領導能否成功,不在于有沒有人為你打拼,而在于有沒有人心甘情愿地為你打拼。
須知,讓人生死相許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一個情字。一個關切的舉動、幾句動情的話語、幾滴傷心的眼淚,比高官厚祿的作用還要大上千百倍。
感情如柔水,卻能無堅不摧。替下屬撐腰,他就會更加忠心;樂于主動提攜“看好”的下屬,不可放過雪中送炭的機會。
10、競爭激勵
增強組織活力的無形按鈕。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企業內部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是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引導和激勵。
競爭能快速高效地激發士氣。管理者擺一個擂臺,讓下屬分別上臺較量,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爭先創優意識,全面地提高組織活力。
11、懲戒激勵
不得不為的反面激勵方式。
無規矩不成方圓。懲戒的作用不僅在于教育其本人,更重要的是讓其他人引以為戒,通過適度的外在壓力使他們產生趨避意識。
懲戒雖然是一種反面的激勵,但卻不得不為之。因為,“懷柔”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懲罰與“懷柔”相結合更具激勵效果。
堅持“誅罰不避親戚”的原則,適時責懲以表明原則立場,對于奸邪者要做到除惡必盡。
12.薪酬激勵
創新KSF薪酬全績效激勵模式(關鍵成功因子)
1、定出績效指標;
2、匹配績效指標的工資;
3、匹配績效指標的平衡點;
4、制定超越平衡點的獎勵規則;
5、制定低于平衡點的少發規則。
那么設計KSF,到底要從何下手?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這個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個)
有哪些可量化的數據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第三步: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第四步: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里,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多少?成本費用率?轉化率?員工流失率?
第五步: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第六步: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下面介紹這個KSF薪酬模式,可以實現員工工資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KSF與傳統薪酬、考核模式的區別
同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于五個要點: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
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板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
·員工工資屬于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板內心不太愿意增加員工工資。
·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于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
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1.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2.管理者為老板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干、團隊一起干。
3.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
如果你也想擁有拼命努力的員工,【績效核能】一書。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實現員工拿高薪,企業拿到高績效的共贏結果!
解決:員工流失快,執行力不夠,物料成本浪費嚴重的種種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盤活人才!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