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一輔導|什么樣的家長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比他在學校學到的東西要重要得多。孩子智商、情商以及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態度,和原生家庭的影響息息相關的,有可能會影響他一生。

那究竟什么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懂得情緒管理的家長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產生焦慮情緒。

“怎么樣才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怎么辦?”

“孩子考試成績下滑了怎么辦?”

……

產生焦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家長無法很好地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

長期處于焦慮中的家長,往往敏感易怒,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長期處于父母的負面情緒下,一方面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覺得暴戾、亂發脾氣是一件很隨意的事,誤認為暴怒是處理問題時正常的反應。

另一方面,孩子難以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也就往往不會對他人表示友好。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往往不愿意告訴父母,導致親子關系漸行漸遠。

家庭成員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營造一個正面積極、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那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也不會差,更容易平易近人、遇事不慌張。面對問題時,他會用理智思考,而不是任由感情引導。

懂得好好說話的家長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分享親子教育時,列舉了孩子不好的11種表現,其中有8種都是父母不好好說話造成的,例如:

·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他們;

·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贊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在意他們的感受;

·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太多了。明明是想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卻沒能顧及孩子的想法、面子,用人前教子的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明明是善意關心的話,到了嘴邊卻換成了教訓的口吻表達。

明明是想讓孩子進步,卻用“打壓式”的教育挫敗了孩子的自信心。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教訓孩子都是為孩子好,孩子卻不知道感恩。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是不會辨別弦外之音的,他們單純地相信父母說的話,并逐漸轉變為自己的觀念。

可能你只是想小小地教訓孩子一下,在孩子眼中那卻是很重的懲罰。他們可能會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誤認為自己就同父母所說的那樣,沒用、笨、愚蠢······

一旦他們習慣了、接受了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簽,就很有可能朝著這方面發展。可能你只是一時生氣,說過的話轉身就忘了,但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卻是一個又一個傷疤。

懂得放手的家長

很多父母都是對孩子萬般操心,千般憂慮。恨不得將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他們時刻準備為孩子掃清障礙,生怕他們踏錯半步,多走彎路。但是,父母可以為孩子做事,卻不能替孩子成長。父母越想填滿孩子的未來,孩子越無法達到他們的要求。

孩子成長,是一個需要實踐的社會化過程,只有親身體驗才能領悟生活的諸多奧妙,身為父母,只需盡可能地為孩子多多提供體驗的機會。如果父母讓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軌道發展,這樣不僅會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權利,還會另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

孩子真正需要的保護是:探索生活、嘗試新事物的權利和自由不被限制;在探索的過程中父母能夠給予客觀的建議和指導。人生就是摸石頭過河,你不可能替孩子開路一輩子。等到他不得不自己走時,原先過分的保護和溺愛就會變成最硌腳的石頭。

愛看書的家長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查顯示,閑暇時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如何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沒事的時候,家人可以各自挑選喜歡的讀物,聚在一起讀書;或者針對同一事件展開探討,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觀點和看法。沒有刻意而為,父母身體力行,孩子耳濡目染,融入其中。

孩子長期在這種氛圍中長大,自然,在他看來,讀書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呢?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多讀書,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而且并無察覺不妥。其實,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是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刻下深刻的印記。一些家長會說:生活壓力那么大,每天忙得要死,哪有時間和精力看書?

并不是一定要博覽群書,或者無時無刻不在看書。至少在孩子面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盡量要和他們一起,哪怕是看看孩子的課本,看看雜志,或者看看輕松的娛樂讀物,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孤軍奮戰,學習也不是一件任務,而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是對自己有助益的事兒。

夫妻關系融洽的家長

一個家庭首先要有良好的夫妻關系,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夫妻恩愛。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并推崇孩子的爸爸。爸爸媽媽恩愛,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會讓孩子變得勇敢,學會獨立克服困難和恐懼。因為他們知道,家,永遠是他的依靠和避風港。

和諧融洽的夫妻關系,有利于孩子與人交往。爸爸媽媽恩愛有加,孩子的言行舉止也會由內而外地散發著友好,更容易受人親近和尊重。而那些動不動就惡語相向、拳腳相向的夫妻,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也都暴躁不安,難以接近。

社會復雜,身為父母不可能在孩子身邊保護,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孩子面對未知的勇氣和提升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二部分第30節: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個引導(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個引導 父母最大的教育責任,就...
    吼少說閱讀 3,817評論 0 52
  • 郭相麟 人有七情六欲,面對外人常常展示自己情緒控制下的熱情,開朗,善良,親切,幽默,面對家人時,放下包裹情緒的...
    郭相麟閱讀 149評論 0 0
  • 長沙 必吃:文和友油炸,在太平街上,賈誼故居旁邊,街道上的是文和友臭豆腐,有大香腸,旁邊的小巷子進去才是油炸食品的...
    誰都無可奈何123閱讀 344評論 0 1
  • 近一個月沒有寫東西了,每每想起卻又不知道寫什么或者單純的因為好久沒寫而放棄了寫點東西這一念頭而一直拖到了今天。...
    莫予鉛華閱讀 12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