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憋了很久,一直想寫點什么。
前面我看了兩節(jié)課,一節(jié)是朱一帆老師講的“從0到10的組織進化”。一節(jié)是,凱叔講的“升級思維,打造極致產(chǎn)品”。他們同為凱叔講故事的領(lǐng)導人。一個向我們傳授了企業(yè)管理的致勝法寶,一個向我們傳授了打造極致產(chǎn)品的致勝法寶。
朱一帆老師的致勝法寶是分四步走
①謝絕自嗨,開啟群智(共同尋找企業(yè)“三寶”)
簡單來說就是要和團隊的小伙伴共同尋找企業(yè)的愿景,使命,價值觀。
②細化理解,言行一致(大白話指明方向)
③落地考核,形成閉環(huán)
④事事回應(yīng),不斷優(yōu)化
凱叔的打造極致產(chǎn)品致勝法寶是“能力三板斧”
①認知
弄清楚自己的能力圈,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②拆解
弄清楚自己該干些什么,分清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③堅持到底
雖然一個是講管理一個是講產(chǎn)品其實我個人覺得兩者是有相同之處的。相同之一,兩者都要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相同之二,兩者都要弄清楚怎么做,相同之處三,都要堅持到底(落地考核形成閉環(huán),事事回應(yīng)不斷優(yōu)化都是為了更好的堅持)。
認知,拆解,堅持這就是個萬能公式。
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這個公式解決。舉個例子啊,我們一直在學習時間管理,都想實現(xiàn)時間自由。(認知)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我們需要提前做好計劃,專注當下,及時總結(jié)反思。(拆解)堅持到底。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的時間管理課程套路基本都和上面分析的一樣。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套路都一樣為什么還有人去不停地去上課,學完易效能,學時間管理司馬騰,等等。一邊學還一邊想為什么我還是學不會時間管理,老師提到的那些通過時間管理改變自己的案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在那么短的時間里一個人怎么會有那么大的變化,老師們是不是找的托兒啊。
我們都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都知道成功的道路不知一條,那么為什么到達羅馬的不是我們,獲得成功的也不是我們,是我們太笨了嗎?還是老天爺看我們不爽不想讓我們成功?
我們還有的小伙伴不停的去上課,上完了回來還在反思,嗯老師說的對,為什么明白了好多道理我們依然過不好一生,依然改變不了自己。
魯迅先生說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路了。而我們現(xiàn)在的狀況是什么,我們的路有千千萬萬條,因為道路太多了,多的我們不知道自己要走哪一條,所以我們會感覺自己無路可走。我們選擇一條路走幾步就會覺得這條路不好走,這條路肯定不是成功路,于是我們又折回來,再去選擇其他的路。我們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成功真的是因為他太笨嗎?我看不是,應(yīng)該是太聰明了,他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最好走的路。結(jié)果一輩子都在選擇。
為什么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人崇拜像許三多,騰哥這樣的人。他們身上都有我們想擁有而做不到的特點——堅持,他們都能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堅持。我記得當時看到許三多把路修好的時候自己感動的落淚。一個團都做不成的事讓他一個人給做好了。
我們大家最近都在學習時間管理,我相信如果讓我們每個人去想時間管理的方法,大家坐在那里,至少能想出20條。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我們每個人都能想到時間管理的方法,為什么我們還要向騰哥學習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呢?我個人覺得有至少兩點原因,第一我們都想成為像騰哥那樣的人,第二我們想通過組團的方式來相互督促,相互監(jiān)督,對抗自己的懶惰。在堅持的道路上是很孤獨的,因為有太多的人都渴望一步登天,渴望堅持兩天都能看到成效。別的不說就說我們堅持打卡這件事,我們小組有十五個人,而每天堅持打卡的也就那么五六個。
說了那么多廢話總結(jié)一下也就一句話。再厲害的方法論,如果我們不去踐行,不堅持下去,學再多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