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阿爾貝·加繆

? ? ?

荒謬作為生活的本質


這本書其實是看了第二遍,在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有太大的感覺,最初去閱讀這一本書的時候是去年,吸引我的是劇情的轉折點,當槍聲響起的那一個小節,書的節奏突然發生了變化,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后續的劇情。第二次閱讀的時候就會去反復咀嚼作者一些不經意所表達出來的文字,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在整體布置來說,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這本著作講了三件事情:

1:媽媽不知道是昨天還是今天去世了

這一點格外想是題目:異鄉人/局外人,以非常平靜的態度去面對媽媽去世的這件事情。今天,媽媽走了。又或者是昨天,我也不清楚。

這部分說了去參加了母親的葬禮,默爾索的表現讓其他人詫異,他既不想見到媽媽的遺容,也沒有表現得多么難過或流下眼淚。他在太平間里抽了煙,守靈的時候甚至睡著了,并且還喝了牛奶咖啡,還交代了一些其他瑣碎的事情等。

2:一不小心殺了個人

默爾索是怎么涉入這樁命案的?“我全身僵硬,握槍的手猛地一縮緊,扣了扳機,手指碰到了光滑的槍柄。在這聲干澀、震耳欲聾的槍響中,一切開始急轉直下。我……發覺自己毀掉了這一天的完美,毀掉了沙灘上的平靜安詳和我曾經在此擁有的快樂。于是,我又朝躺在地上毫無動靜的身體連續開了四槍,子彈深陷入體,不見蹤跡。這四槍仿佛短促的叩門聲,讓我親手敲開了往厄運的大門”

3:接受審判

從一開頭,預審法官就對如何審理默爾索殺人一案指出了方向:本案關注的不是罪行,而是犯罪的人。他對默爾索說:“我真正感興趣的,是您本人。”

預審法官從兩個方向開始研究默爾索。第一,是不是愛媽媽?第二,是不是信上帝?第一個是倫理的,第二個是宗教的。

重讀依然還是能夠很投入去看,“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么審判我的靈魂?”可能覺得叫“局外人”更適合,畢竟貫穿全文的默爾索,冷漠,孤獨,像旁人一樣去面對自己所處的一切,真實。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