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連續早起三個多月了,很多朋友私下里跑來問我,究竟是怎樣做的的?為什么他們剛開始還能堅持,過不了幾天就起不來了呢?
關于早起,我有一個秘密,它其實是一個微習慣的養成。
什么是微習慣呢?微習慣就是實現一個“小目標”。這個目標要足夠小,小到用手摸一下鼻子。關于早起,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早上5點鐘,把燈打開。
我是一個開燈就睡不著覺的人,所以把燈打開,會促使我起床。如果這點對你無效,你可以嘗試,到時間就坐起來等很小的一個動作,來作為早起的微習慣。
微習慣有了意義才能更好的堅持。
所以,你要給早起賦予意義。簡單來說,你要讓早起有價值。你早起是為了什么?拿我來說,我早起是為了有更多更整塊不被打擾的時間用來看書寫文章。為了能更快的在讀書寫文章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樣定義以后,我對早起有了新的看法,所以執行起來也變得更容易起來。
微習慣的養成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要不斷給大腦好處。
關于早起,我給自己的好處是,如果能按時早起,就允許自己多吃一點甜品。甜品對我有很大的誘惑,所以為了甜品我早起就變得非常積極。
想要早起的朋友也可以制定相應的計劃,如果你喜歡追劇,那么如果你完成了早起,可以允許自己在一天中適當的時間刷一集劇;如果你喜歡玩游戲,那么如果完成了早起,可以允許自己在一天中疲憊的時候玩一次游戲;如果你喜歡淘寶,那么如果完成了早起,可以允許自己午睡前逛半個小時淘寶等等。總之,只要你完成了早起就可以允許做一些讓大腦快樂起來的事情。
另外,微習慣要注意微量開始,超量結束。
開燈不僅僅是為了開燈,它是為了促使我起床,然后讀書寫文章。開燈只是早起的第一步,不是結束。就像你給自己定的微習慣是做一個俯臥撐,并不是真的每天只做一個俯臥撐,而是至少做一個,上不封頂。
最后,微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周期。
科學研究標明,一個習慣的養成平均要66天,不同的習慣需要的時間相差很大,從18天到254天不等。早起,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預期,不能圖快。
那怎樣才算我們養成了早起這個微習慣呢?
等到你對早起習以為常,到了時間,你自動就會去開燈或者自動就會坐起來的時候,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也就是說,等到你到點就會自覺去做的時候,早起這個微習慣就算養成了。
這個時候,你對早起不再有抵觸情緒,甚至不起床比起床還難受,就像你一天不刷牙嘴里就不舒服一樣。
同樣,你也不會對早起有期待的情緒,你不會為了做到早起而激動不已,已經把早起當做常態的時候,早起這個微習慣你就完全GET到啦。
運用微習慣來養成早起的習慣,這就是我能輕松早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