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善與惡——對“格斗孤兒”事件的一些看法

文/喬生


“格斗孤兒”事件總體概括就是一個開格斗俱樂部的老板,把四川涼山山區的一些苦孩子們從吃糠咽菜,上不起學,養活不了自己的環境里帶出來,接到俱樂部里教他們搏擊格斗,同時教授文化課,帶著他們四處參加俱樂部之間或者是城市之間甚至是不同國家之間的格斗比賽,將這些孩子帶離窮山僻壤。

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經過媒體報道后,人們對此事件態度褒貶不一,而人心的善惡卻在大家的言辭中被一一展現出來。

從最初報道,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畫面:兒童未成年高強度訓練,肉小身體上的累累傷痕,在八角籠里被用作商業比賽牟利的工具,這很難不讓人憤怒。可這些只是這些“格斗孤兒”每天生活的一小部分,只是表面現象。人們在并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憐憫之心被瞬間激發出來,接踵而來的就是對這家俱樂部老板的憤怒,網上人們的聲討聲如海嘯一般跨過祖國的各處土地,朝著事件的中心——成都奔涌而來。而此時此刻的俱樂部老板,一個武警出身的阿壩漢子——恩波,對報道引發的結果崩潰了。這個做初期報道的記者,他可能滿心是惡,為什么我要這么說?因為他明知道不告訴民眾新聞背后的故事和背景淵源,肯能會導致這些孤兒孩子再次回到那種無望的生活當中,將他們那微小的希望都泯滅,這樣看,難道他的心不是惡?

在后續的采訪報道當中,我看到了這個話題風暴的中心——恩波格斗俱樂部,以及它的創始人步入中年的恩波。

出生于四川阿壩黑水縣的恩波,從小家境窘迫,18歲開始練習散打,后成為一名武警。有記者采訪他俱樂部收養這些“格斗孤兒”的原因,他稱在自己服役期間,曾下基層進行軍事指導。在那里,他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在山上、街邊閑逛。“正是上學的時候,他們不上學在干嘛?”恩波隨后打聽了一下,這些孩子幾乎都沒有家人照顧,有些甚至是孤兒,有些則是家里太窮管不了了。“如果他們不被好好引導,一定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恩波在當武警期間,接觸過不少關于未成年兒童打架、偷竊的案例,從那時起,恩波便萌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2001年,恩波退伍后,通過從事建筑事業積贊了一筆資金,組建了一只武術散打隊,因為他心中的善,在得知藏區和大涼山彝族失去父母或者家境貧窮沒人管的孩子們,他愿意施以援手,免費訓練他們散打,教授他們文化知識。

恩波有一顆精明的頭腦,當他發現綜合格斗(MMA)更有前景,他立即帶領整個俱樂部轉型,短短里面,這個俱樂部已經出了許多格斗猛將,他們踴躍在電視臺的格斗節目上。這個俱樂部已經僅次于培養出李景亮的北京拳天下武館。而且這個俱樂部已經訓練出有機會進入UFC的選手(俱樂部的明星隊員,蘇木達爾基),甚至有希望贏得冠軍。

恩波心中的善帶著山區藏區的孩子們走出困境,來到俱樂部,培訓他們格斗技能,授予他們文化知識,改善他們的境遇,不收取任何費用,帶著他們四處參加比賽,就算一些孩子不能打進UFC,在俱樂部,恩波帶給他們的這些本事也足以讓他們在社會立足,遠離曾經閉塞貧瘠的生活。

在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后,許多人態度都反轉,滿懷感動,從心底敬佩這個滿是善心的格斗俱樂部老板。在大部分人們眼里,恩波如一位慈善家,用他微薄的力量,救助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孩子們。人們心中的善被真相激發出來,人們的目光從“格斗孤兒”轉移到了恩波的善舉上,轉移到了偏遠山區那許許多多的可憐孩子們上,網絡媒體上,人們善意的話語鋪天蓋地。

可是,在這些善語的空隙中,我總會發現穿梭其中的惡意詆毀真相,抨擊人們善意的話語。




以上都是網上惡言的小部分

從這些話里我看到了人心的惡。

我只想對這些鍵盤俠,粉紅圣母們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你們怎么就沒有?”

這些人可能根本就沒去了解整個事情的真相,根本不在意那些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生活,一切言語都圍繞“愛”和“善”,可是他們口中的“善”和“愛”都不是基于事件的客觀事實,完全是他們主觀臆想出來的觀點,凡是與他們觀點相違背的,都要批判否定。在我眼里,這就是惡,他們的惡讓一個俱樂部的體育公益慈善行動在輿論中破碎,讓本可以改善那些“格斗孤兒”境遇的希望在眾口中消逝,讓更多不明真相人們心中的憤怒被激發。

對于這些惡的觀點,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我想先科普幾個名詞。

綜合格斗MMA:全稱mixed martrial arts,是一種規則極為開放的競技格斗運動。MMA比賽通常隸屬于當地政府的競技委員會監督管理,比賽按體重劃分不同級別,比賽時允許選手使用拳擊·巴西柔術·泰拳·摔跤·空手道·柔道·散打·截拳道等多種技術,被譽為搏擊運動中的“十項全能”。MMA的雛形可追溯到古希臘角斗與中國古代的打擂,近代巴西的無限制格斗開啟先河,隨后全世界都知道的李小龍在格斗理念與形式上的探索為其作出了貢獻,二十世紀末UFC的舉辦和Gracy家族將巴西柔術引入賽事,標志著現代MMA正式誕生。

終極格斗冠軍賽UFC:目前世界上最頂級·規模最大的職業MMA賽事。1993年首辦于美國丹弗,比賽擂臺為標志性的八角籠,目的是在開放式規則下為不同武術流派的格斗家提供統一的競技平臺,從而產生終極冠軍,原本只準備舉辦一屆的賽事因超高的關注度延續了下來。簽約UFC的職業格斗選手都經過系統而科學的格斗訓練,具備綜合運用各種格斗技術的能力。(恩波格斗俱樂部曾培養的蘇木達爾基被美國UFC關注,在美國進行專業培訓。)

拳擊BOXING:這是眾所周知的傳統項目,歷史悠久,老少皆知。規則簡單,只可以用拳頭,不允許用腳踢也不能摔,是奧運會項目,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拳擊明星如泰森·阿里等,以及中國拳王鄒市明和熊朝忠。

惡認為,恩波格斗俱樂部中的訓練嚴苛,俱樂部中的格斗人員大多未成年,俱樂部老板為給自己牟利,虐待未成年兒童,強迫其為俱樂部比賽掙錢,高強度的訓練使得格斗孤兒身體瘦弱,本應該接受教育的年紀被迫離開校園,俱樂部老板恩波的種種劣跡都是違反人道主義,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人。

我的觀點,首先從“格斗孤兒”被迫離開校園這個點談起,這些孩子們之所以在本應該接受教育的年紀里離開校園進入俱樂部的原因并不是被強迫的,他們有的家庭貧困,父母吸毒,全家沒有經濟來源,有的根本就是沒爹沒娘的孤兒,沒有學校接收他們,他們只能要么在深山里耕田牧牛,要么沒知識沒資金的進入社會去偷去搶甚至去吸毒販毒。恩波收留了這些孩子,教授他們綜合格斗技術,白天訓練,夜晚為這些孩子們補習文化課程,由于MMA賽事具有國際性,俱樂部經常會有外籍教練及老師對孩子們進行培訓。中國的學校那么多,唯獨沒有這些孩子的座位,明明是中國的教育拋棄了他們,反倒在這里說是養育他們的恩波逼迫他們離開校園。

其次,說俱樂部老板恩波為給自己牟利,強迫“格斗孤兒”進入八角籠參加比賽,為俱樂部掙錢。恩波收留這些孩子,給他們進行技能知識上的培訓,全部都是免費的,而且比賽中孩子們贏得的獎金也全部歸孩子們所有,俱樂部一份不拿。有人質疑,如果這樣,俱樂部是如何維持經濟的?恩波在后期王志安的訪問中表示,他們的收入主要是組織一些賽事,承辦比賽可以銷售門票,拉些廣告贊助,有的孩子們未成年,剛剛參加比賽,成績沒有打出來,所以俱樂部不會提取任何費用,但是未來,隊員們如果成績上來了,他們也會修改一下規則,適當提一定比例的獎金。

最后,覺得俱樂部虐待未成年人,高強度訓練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而且這項格斗并不正規,過于血腥。拳王鄒市明大家都了解吧,同樣是兩個人戴上拳套在擂臺上血雨腥風,拳擊比賽就是正規比賽,MMA綜合格斗就是打黑架不正規,MMA(UFC)運動員多數是可以查到所有比賽的戰績資料,賽事也都是由舉辦地政府競技委員會審批監督的,而且UFC相當于格斗比賽中的NBA(大家應該都知道籃球賽事的NBA吧),是否正規很明顯。

大家存在一個誤解,MMA綜合格斗比拳擊比賽血腥危險。現代MMA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并且保持著相當良好的安全記錄。在其八十多年的競賽史上,只出現過一例死亡記錄(1998年俄羅斯舉行的一次管理混亂未經審批的比賽)。而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如散打·拳擊·摔跤·足球·甚至是拔河比賽,都有過更多的傷亡記錄。所以孰輕孰重很容易知曉。

恩波又一顆樸素善良的心,他注意到藏區和大涼山區那些沒人管的孩子們,收留養育他們,教授他們一項技能,讓他們將來步入社會仍可以生存,這一件善事突然被輿論推向風口浪尖,我不禁思索,這些孤兒,他們家窮,沒爹娘,沒學上,國家政府每年都向貧困地區撥款救助,為什么他們的生活仍然貧困?中國的教育勵志要讓每個孩子有學上,有書念,怎么到了窮人家的孩子沒錢就沒學上了呢?這個國家各大城市縣區都設立了援助站,他們受到過援助么?

為什么“格斗孤兒”事件突然出現,是不是因為恩波對這些孤兒們的救助狠狠煽了一些政府部門的臉,這起事件是不是這個社會惡的陰謀,我不敢再深想。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我們察覺不到的惡,它們在黑暗中悄悄制定規則,對人們心中的善進行污染,希望人心堅強,守住這份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