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月6日,大明律頒行,禁纏足,皖南事變,大陸漂移說

1月6日是公歷年的第6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359天(閏年是360天)。

“努力去做一個溫暖的人,用真心對世界微笑,用眼淚提醒自己要做的更好,用快樂去迎接每一天的陽光,用自信向世界宣稱你過得很好。”

1、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出生

在655年前的今天,1367年1月6日(農歷1366年12月6日),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出生。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年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1377年到1399年在位。

黑太子愛德華之子。繼承祖父王位,但是實權被叔父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把持。由于這個原因而記恨蘭開斯特家。親政后驅逐了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并沒收其領地。1399年,亨利在國王遠征愛爾蘭時舉兵拘捕了國王,并讓國會同意將理查廢黜,由亨利即位。蘭開斯特王朝開始。

傳說理查二世是手帕的發明者~

2、明朝《大明律》首次頒行天下

在648年前的今天,1374年1月6日(農歷1373年11月23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頒行天下。

1374年1月6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頒行天下。

《大明律》,是中國明朝明代法令條例,由開國皇帝朱元璋總結歷代法律施行的經驗和教訓而詳細制定而成。

《大明律》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八議(議親、議故、議功、議賢、議能、議貴、議賓),以及吏律二卷、戶律七卷、禮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條。

3、元朝梁王 把匝剌瓦爾密 逝世

在640年前的今天,1382年1月6日(農歷1381年12月22日),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逝世。

把匝剌瓦爾密(?-1382年1月6日),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鎮守云南。元末明初政治和軍事人物。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惠宗離開元大都,元朝退回草原后,把匝剌瓦爾密仍然堅守云南,并派遣使者去漠北覲見北元皇帝,繼續忠于元朝。其間曾對抗明玉珍明夏政權的進攻。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因云南地險,不愿用兵,試圖勸降。后不得,于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傅友德、藍玉、沐英進攻,并活捉司徒平章達里麻。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壬申日(1382年1月6日),把匝剌瓦爾密知道無法獲勝,于是焚燒龍衣、驅妻子到滇池死。自己則與左丞達德、右丞綠爾夜入草舍自盡。

4、法國女英雄貞德誕生

在610年前的今天,1412年1月6日(農歷1411年12月23日),法國女英雄貞德誕生。

在法國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光輝的名字——貞德,人們以十分敬仰的口氣稱她為“奧爾良英雄”。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卻是一個女扮男裝的青年女子。

貞德于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國杜列米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337年,在歐洲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歷時最長的所謂“百年戰爭”。戰爭的雙方是法國和英國。1428年,英軍在占領了巴黎之后,傾注全力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門戶奧爾良城,形勢十分危急。當時,年僅十七、八歲的貞德,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毅然向王子查理請求參軍。1429年4月,貞德受命擔任解救奧爾良城的軍事指揮,她扮成男子,身披盔甲,率領6000多人,向英軍發起進攻。她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終于擊敗英軍,解除了城圍,扭轉了戰局,所以人民尊稱她為“奧爾良英雄”。

5、伊凡四世 加冕親政,成為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在475年前的今天,1547年1月6日(農歷1546年12月15日),伊凡四世加冕親政,成為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稱為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和“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與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為沙皇。三歲即位,母親暫時攝政,1547年1月6日 加冕稱沙皇。

6、美國發明家摩爾斯發明電報機

在184年前的今天,1838年1月6日(農歷1837年12月11日),美國發明家摩爾斯發明電報機。

歐洲的科學家在十八世紀逐漸發現電的各種特質。同時開始有人研究使用電來傳遞訊息的可能。早在1753年,一名英國人便提出使用靜電來拍發電報。他的設想是使用二十六條電線分別代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發電報的一方按文本順序在電線上加以靜電。接收的一方在各電線接上小紙條。當紙條因靜電而升起時,便能把文本謄錄。

7、現代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逝世

在138年前的今天,1884年1月6日(農歷1883年12月9日),現代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逝世。

孟德爾是奧地利生物學家,以發現遺傳基本定律而聞名于世。他曾經當過神父,但他的科學研究成果還是得到了科研機構的普遍重視。

8、清廷頒詔禁止婦女纏足

在115年前的今天,1907年1月6日(農歷1906年11月22日),清廷頒詔禁止婦女纏足。

婦女纏足,在中國很有些歷史了。司馬遷《史記》提到:“臨淄女子,彈弦,跕纏”。其中跕纏可能指纏足,或許僅限于風月場所中的女性特有。唐白居易有“小頭鞋履窄衣裳”的詩句,可能描寫的是纏足女性。

所謂纏足,是將女子正常發育的腳板折斷扭曲,以長布條緊緊裹縛,再套上精繡的小鞋,美其名曰“步步金蓮”,實則父權社會下一種極不人道的習俗和變態的審美觀。1896年,康有為在奏折中說:“最駭笑取辱者,莫如婦女裹足一事。臣竊深恥之。”

9、“門外漢” 魏格納 提出“大陸漂移說”

在110年前的今天,1912年1月6日(農歷1911年11月18日),“門外漢”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在德國法蘭克福地質學會上作了題為《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的演講,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不久,他應征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并兩次負傷住院。養病期間,他得以集中、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大陸漂移說”的思想與證據,于 1915年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但是,直至此書第三版英譯本1924年面世之后,“大陸漂移說”才開始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937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沐紹良由日譯本轉譯的《大陸移動論》,為該書最早的中譯本。

10、新四軍軍部成立

在84年前的今天,1938年1月6日(農歷1937年12月5日),新四軍軍部成立。

新四軍領導人在辦事處的合影

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云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軍部所轄4個支隊。

11、國民黨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在81年前的今天,1941年1月6日(農歷1940年12月9日),國民黨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中被圍攻的新四軍

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的名義,強令黃河以南堅持抗日的新四軍、八路軍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到黃河以北。中國共產黨一面駁斥這種無理要求,一面從維護抗戰大局出發,答應將皖南的新四軍調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的一個支隊9000多人由云嶺出發北移。

6日,當部隊行至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軍8萬多人的伏擊。新四軍奮戰七晝夜,彈盡糧絕,除約有2000人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與國民黨軍隊談判時被扣押,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12、國際海事組織成立

在63年前的今天,1959年1月6日(農歷1958年11月27日),國際海事組織成立。

1959年1月6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成立。總部設在倫敦,原名為“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IMCO)”,1982年更名為“國際海事組織”。該組織是負責處理海運技術問題,協調各國海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工作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屬聯合國的一個特殊機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 九區事變 1945年“九區事變”的勢態及其歷史背景 兼記1945年5月23日被日偽...
    鈕海津閱讀 2,218評論 0 0
  •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模水平運動,稱...
    熱愛美食的girl閱讀 1,372評論 0 0
  • 1910年春天的一天,30歲的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正躺在病床上,他看著窗外的綠樹、屋頂上的白雪,正百無聊賴中...
    Derek的爹閱讀 638評論 0 3
  • 大陸漂移說主要講了什么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
    晨曦于博閱讀 1,062評論 0 1
  •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模水平運動,稱...
    晨曦班成果閱讀 687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