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焦慮與我們同在

連續一個月,我的工作量都非常的大,時間當然也就變得不夠用。我自己在工作的時候,多少會有些完美主義和選擇糾結。于是焦慮便如期而至了。

當焦慮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很難敏銳的覺察到它,就像一個小小的汽水罐,在恣意的冒泡泡。面對汽水泡泡,我們當然說沒有問題。

再然后,出現了一串多米諾骨牌效應。沒有頭緒,雜事紛飛,情緒煩躁,易怒,低落,自我懷疑。一個龐大的死循環,不叫停,這些情緒和認知便此起彼伏的喧鬧著。


焦慮情緒的真實需求是什么?

我們因為什么會出現焦慮?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吧。但是從我的經驗而言,大部分是因為我們的期待和現實有落差,并擔憂事件發展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于是我們開始焦慮起來。

發現了什么嗎?

當我們預設好,那個不想看到的結果會發生的時候,焦慮便開始了。

如果我們又將有限的時間用來焦慮,為了緩解焦慮,開始追求短暫的滿足和快樂時,例如玩游戲,看小說,都可以讓我們的多巴胺開始分泌,快樂便產生了。可惜,它是短暫的,因為焦慮的源頭不是多巴胺不夠啊。

當下,我也在焦慮著這個月的工作是否可以順利完成。而且還打開了小說頁面開始讓自己爽快一會。

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作為普通人,我需要放松一會兒。同時,我也看到焦慮之后是我的擔憂,更完美的是我知道未來的結果,我可以做的到。

我的選擇是,給自己10分鐘享受當下的快樂和滿足,然后好好的投入工作,從源頭緩和我的焦慮。

你的選擇是什么?你的焦慮又是什么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