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冬日的暖陽,正灑在匆匆行走在校園的你我身上,教育轉型時期的我們正在感受新理念照耀的暖暉和傳統教育發展窘境帶來的寒意。參加國培網絡研修以來,我和同仁們一起學習新理念,盤點學校管理和個人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帶著實踐思考核心素養背景下現實教育轉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 ? ? ? 一? 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引領,解決現行教育實踐中的傳統矛盾。面對未來人才和生活的教育,在現實體制中要做出突圍和重構。首先改變我們的固有觀念,讓核心素養新理念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支點。一直以來,我們把學校的發展滯后歸咎于師資水平,生源質量,外部條件等,老問題低水平的重復思維仍然占主流,對于如何改變現狀的策略缺乏深度思考。面對現行質量考核體系,管理者畏懼,老師盲目,改良缺乏。任何創新都需要代價和付出,所以,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作為學校管理層要堅定的推行踐行核心素養理念,讓新的育人觀,課堂模式,評價體系成為創新管理策略主流-----這叫觀念突圍。如果管理者對新理念都持懷疑態度,理念的踐行就會大打折扣或者流于形式。
? ? ? 其次,從實踐角度出發要強調對教師的引領和指導。在堅定信念支撐下,讓老師走出去多看看,勤思考,鼓勵老師積極改良自己課堂,并不斷的自我剖析和肯定,關于未來的教育,每個人應該都會有很多思考,開放性、互動性、實踐性是未來教育不可回避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具有學習能力、洞察能力、創新能力、優勢智慧。今天教師的發展,一方面是學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其實是每一個老師內心的需要。如果內心太久不變,環境對他來講就等于零。所以二者的契合,實際把握很重要。每個老師作為一個人的存在,他有自己很獨特的東西,體現在人格、潛質、個性、需要等方面。這些東西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所以我們管理還是創造一個教育的環境,說到底是我們不能強加給老師什么,只能讓每個老師內在的東西在你的教育環境當中得以激發,得以真正地發揮出最大的潛質,助推自我的發展,也實現對學生發展的支持。
? ? ? 教育對于老師而言就是尊重,這種尊重讓每個人獲得了內在的激發,同時教育要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讓每個老師在這個環境中去尋求實現自己最大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此外,教育要為每個老師去創造價值。我們研修中好多同仁提出的營造校內公平,公正,向上,溫暖的管理氛圍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向善向上的,今天學校的發展也要靠老師這種價值的追求和創造。要給每一位老師提供自愿自主發展的廣闊舞臺,只要老師愿意,學校都可以提供支持,去實現這種發展。現行管理體制下,老師們自覺地工作,他們只是按照學校設定的規則,這不夠,我們應該真正地激發老師,從職業道德到學科素養,讓每個老師去設計自己的發展方向和道路,這是老師的自主發展,人人都是自己的決策者、執行者和自我的評價者。這不僅是對老師的尊重,重要的是讓老師們感覺到他能夠去找尋自己獨特的道路和方向,而不是在所謂的考試成績的比較當中讓很多人覺得除了第一名,其他人都是失敗者,讓老師的專業發展有精神引領。同時,一個學生的見識與境界取決于老師,而老師有了見識才能逐步地去開闊自己的視野。為了開拓老師的視野,這些都需要我們制度和物質支撐,也是學校給予老師最直觀具體的支持,這叫管理重構。
? ? ? 教育本無功利,但面對課堂改革威脅應試效果,現行評價體系尚未完美結合核心素養理念時,就需要我們學校管理者站位高起點做出犧牲和舍棄,帶領老師回歸教育本真,而不是讓課堂,德育活動成為劇場,考試成績成為學校和老師唯一的價值標簽。
二 找準切入點細微切入,因地制宜的發展校本化核心素養發展體系,解決實施難的問題。
? ? ? 首先思考我們需要的教育改革本質,是迎合傳統體制的暫短要求,還是追求學生和教育的長足發展需要。面對核心素養大命題和農村學校發展滯后的小環境,我們的新理念踐行必須立足實際,否則就會讓目標成為空中樓閣,規劃成為紙上談兵。這就需要管理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管理智慧,降低標準而不脫離目標讓新理念適時落地生根。比如本學期學校開展的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語言文明行為禮貌教育,放學排隊秩序教育,交通安全演講比賽,班級星級管理等都是在德育活動中鍛煉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發展自己,肯定自己,讓他們在一個個成功的實踐,一項項個人榮譽獲得中找到學校生活的快樂和個人價值體現。我們就是在德育常規活動中找到了切口,讓學生喜聞樂見,學有所成,這就是在真實踐行核心素養新理念。其次要立足實際,切忌盲目跟風,運動化。許多人既期望管理改革帶來校園新活力,又想讓新理念踐行一蹴而就落地開花。這就需要我們理性的面對校情做出實際的判斷。我們學校的教學師資整體水平不是很高,教師學科發展水平不均衡。針對以上,本學期我們成立了校級質量提升核心小組,先讓一部分學科素養基礎好的同志參加送教下鄉磨課,外出培訓,然后回來沉淀感悟,梳理匯總成匯報展示,最后再通過匯報課展示出來,教研組評課,最后寫出總結,按照理論學習---課堂實踐---自我反思---形成成果的模式實施。短短不到一學期,張瑞,姚海燕,張曉琳等三位老師被縣學科質量小組吸收為核心成員,這些老師也從學習中體味到收獲的快樂,很有成就感,學習的動力更足,這些老師將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會自覺的引領本學科的新理念推行。這只是我們踐行新理念的開始,下學期,學校還將改革教研組結構和功能,讓教研組從例行常規檢查工作職能轉化升級為落實新理念的學習組織,課堂實施,效果評估功能,成為學校踐行核心素養最主要的抓手和最權威機構。
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發展。未來的教育,并非唯精英是從的教育,它應該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可能。未來教育的思維跨度之大,信息量之廣,平臺之多元......具有很多傳統教育不具有的優勢。而我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在以核心素養為背景的這一輪建構中,真實撬動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面向未來的發展!
? ? ? ?整理思緒,讓心靈停留在歲末轉角處,看著那個或堅定、或蹣跚、或猶豫著走向2018的自己,應該思考一下如何捕捉到個人成長的支點和學校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