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很深奧?戴建業帶你輕松讀懂《世說新語》

上上周末回家,小姨帶著她女兒來我家,一群人眼睛都在屏幕上——5歲的妮妮抱著IPDA看動畫片,小姨抱著手機刷微博,我媽抱著手機看電視劇,我爸開著電視看新聞。


看著這毫無交流的家庭狀態,突然驚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小姨一家,大人還正當年,小孩正小,就這樣沉迷屏幕下去,以后如何得了?


我忍不住問小姨,“妮妮正在學習階段,為什么不帶著她看一點書呢?她自己看不來,你和她一起看呀!我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個博主,帶著小孩一起讀書,一起讀國學書,我覺得這很好呀。”


“國學書太深奧了,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怎么叫小孩去看呀?”小姨抱怨道。

“小孩子有很多國學書可以看,現在兒童書市場有很多簡單易懂的國學書啊。”

“小孩的書我覺得太簡單了,三兩下看完了也沒有耐心,其他的書又太深奧,看到都怕了......”


或許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是想過要看書的,記得小姨在懷孕時候,一直抱著育兒書看,現在小孩長大了一些,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加上工作原因,就放松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像我小姨說的:“書太難讀就不想看。”


我能理解小姨這種狀態,不僅是小姨,任何人都有畏難心理,看到困難的事,就會想退縮。看到大部頭的書,除非工作需要,會潛心“死啃”外,很少有人能夠認真看完一本大部頭。


看書是必要的,看好書更是非常必要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看書從古典文化看起,對自身涵養提高、思維邏輯等都非常有益。比如我國最年輕的(1996年出生)科學家——曹原,他從小看的是《鬼谷子》等書籍,但是很多人對中國古典文學,望而卻步,比如小姨。


為了讓小姨養成一個好習慣,我專門去找簡單易懂,不枯燥的,適合看書沒耐心的人看的古典文學書,在豆瓣,當當,京東,中國圖書網搜尋許久,總算找到了一本——《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


說起戴建業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不知道的那么看完這本書也會知道并且愛上他,我讀書從來不愛在網上去看作者,但是讀完《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后,我到網上去搜了戴建業相關資料。


發現原來是位抖音網紅,抖音有218.8萬的粉絲,曾被戲稱為大學課堂上的“泥石流”。我這個不用抖音的人下載了抖音,看完抖音上的所有課,視頻中的他講課通俗易懂,引人入勝,但是他說:“我寫的比講的好”。看完這本,我完全贊同,而且強烈安利給家人。


《世說新語》原文讀起來很是艱難,因為它是人物筆記,由一個個的小故事組成,生澀難懂,一般人很難會堅持翻下去,更不要說理解書中的精華。

通過戴老師的解讀,我知道了原來《世說新語》主要寫的是人物品格,戴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把艱澀深奧的國學,講解得引人入勝,適合所有的國學小白,古典文學小白。


看完《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我把戴老師相關的書都買來了,如《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戴建業精讀老子》、《詩囚:孟郊論稿》、《六朝文學史》。在家里舉行讀書比賽——同一時間開讀,最后讀完的三個人要給最先讀完的三個人100元。然后相互換書讀,又是新一輪的比賽。在這個比賽下,我家人看書看興趣盎然,熱火朝天,我爸現在是沒事就抱書看,勢必爭取第一。


能夠讓長期不看書的人也能夠堅持讀書,這得益于老師把《世說新語》重新歸類,把小故事表達的同一品格歸為一類,讀起來輕松很多。

且經過老師的趣味闡釋,對世說新語有了很大的興趣,小姨還把它運用于育兒中。


戴老師在出版后記中說:“我希望它能兼顧專業人士和普通讀者,一方面想把文章寫得有點新意,另一方面也想讓文章有點情趣......我盡力以優美機智的語言,闡釋原文要旨,品鑒原文神韻。但愿廣大讀者能嘗鼎一臠而口齒留香,以激起他們通讀(世說新語》原著的興趣和欲望。”


我想他做到了他說的。因為在書中他做到了這三點:歸納整理系統化,原文釋義簡單化,古今對比易懂化。

?

歸納整理系統化

《世說新語》以類相從分為三十六門,按當時價值標準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上、中、下卷分別為:

上卷:德行、音語、政事,文學。

中卷: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下卷: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仇隙。而這三十六門中的品格,放在現在有些我們無法理解如任誕、排調、感溺等。


《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就從這一千多個故事中,精選一百二十多篇名文,歸納成當下人們能夠理解的品格。讓人們一目了然,減少了理解障礙,增加閱讀樂趣。全書二十二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品格,每一個品格都在《世說新語》中選取4—7個故事,這些故事如果單看,你絕對無法知道講的是“這樣的品格”。


比如自信章收取了“寧做我”(選自《世說新語?品藻》),天之自高(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旁若無人(選自《世說新語?簡傲》)......都是從不同的卷本中選取歸納,戴建業歸納了之后,就容易理解了很多。

?

?

原文釋義簡單化

文言文再怎么有趣,看不懂都會覺得枯燥的,戴建業在放著原文的基礎上,做了“翻譯”,這翻譯不是簡單地原文釋義,而是像說書人一樣的潤色講出來。并把原文發生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的人物情況都講了出來。


比如第三章(剛正)中,講“圣質如初”,原文是:“和嶠為武帝所親重,語嶠曰:“東宮頃似更成進,卿試往看。”還,問“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質如初。”原文48個字,無背景,無人物介紹,如若自看,僅知道皇上叫一個叫和嶠的大臣,去看皇太子的功課,回來后,回答皇上,“皇太子和原來一樣。”


《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中,戴建業介紹了人物身份——皇太子無能、窩囊;皇帝知其子無能,卻不愿別人說出來;主人翁在當時的軼事——皇帝考太子國事,太子一問三不知,賈妃讓太子左右答才過關;當時人們對此人物的態度——所有大臣都知道大子無能,但是都吹彩虹屁,說太子“聰明英斷”。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嶠的“皇太子圣質如初。”是多么的不容易。


戴建業從旁鋪墊,讓讀者更加容易理解,短文所表現的品質的難能可貴。


古今對比易懂化

看過世說新語原版的,都會覺得其深奧難懂,《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舉例和觀點相應趣,古今對比,引人入勝。


依然拿第三章舉例,《不卑不亢》這一故事中,記載了李喜為從事中郎的故事。

從古至今來對比李喜的態度,古有“被莊子諷刺瑟瘞吮膿之徒,到晉朝潘岳“望塵而拜",再到唐代郭粉為魏元忠品尿獻媚”。今有“為了一個處長或者副處長,幾十個教授爭的頭破血流。”


從而將李喜的不卑不亢,深化升華,讓今天的人們,理解到了李喜,也了解到李喜之外的人,進而反思自身。


除以上三點外,《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行文通篇帶著清晰感,不像其他文學作品,太過端莊嚴肅。所以如果推薦一本書來當《世說新語》入門版,我會推薦戴建業老師的書。還有更多“顏如玉”文中,希望你自己去探索,從此開啟新世界。






s|?kBC?y??<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