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yǎng),以善為根,德為本。發(fā)乎于本心,彰顯于其行為。
我的行為只為善良服務,不為舒服出發(fā)。如果有人因我行為感到不舒服,而忽略我的本心,指責我沒教養(yǎng)。對不起,這樣的教養(yǎng)我不稀罕。
1.
我有一個朋友,洗滌廠的廠長。3月份說要回湖南老家,手上錢不方便,從我這拿2000元,半個月發(fā)工資就還我。
業(yè)務常有往來,錢不多也沒有讓其打借條。第一個月過去沒有動靜,以為忙,忘了。
3個月后打電話開玩笑式地提醒他,對方明顯聲音聽出不耐煩,說我又不會跑,下月工資到了就給你,這點事值得你專門打電話嗎?搞得咱也不好意思,等著吧。
又3個月,一點動靜也沒有,當面直接問他,能否盡快還,我有需要。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如果有錢,現(xiàn)在立馬就給你,你這樣當面追討,整我難堪,你很沒有教養(yǎng)知道嗎?”
我還在懵逼狀態(tài),人家已經揚長而去。
再3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有還的跡象。15號下午他們發(fā)資時我直接去了他們廠里,他正在給員工發(fā)公司。
我也沒有客氣,當著他員工說:“2000元借款說好半個月的,你能一再失信拖9個月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我不會再為了讓你舒服來體現(xiàn)我的教養(yǎng),對你這種行為教養(yǎng)不要也罷!你今天工資先還我,沒得商量”。
我以為他會惱羞成怒,他沒有,一時呆住了。他們的員工卻炸了鍋。
原來他不光借我的不還,還零零散散借了員工的不少,也是久拖不還。我收到了他的絕交斷信,也收到他員工們的感激言語。
我想讓你舒服,你不想讓我舒服;大家讓你方便,你卻讓大家為難。盡管你很有禮貌,盡管你會為孕婦讓座,盡管你將垃圾整理好丟進桶里,這些充其量是好習慣,我是不會覺得你很有教養(yǎng)。因為你德行有虧!
2.
如果保持環(huán)境整潔是教養(yǎng),如果只是為了利你,才算教養(yǎng),還是請您自個留著吧。很多人除了環(huán)境整潔,還需要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踏實地生活。
有一次在濟南坐公交車,一個在工地工作的農民工大哥坐在座椅上,弄到座椅粘到工地灰有些臟。
車到站點,那位大哥起身收拾工具準備下車,回頭憨厚一笑,請身后的一位燙波浪卷的幽雅女士坐他位置。
女子眉頭擰得要豎起來,厭惡地說:“多大人了,有沒有教養(yǎng),讓別人怎么坐?”。
農民工大哥很意外,嘴巴張了張想要說什么,最終還是搖搖頭快速下車而去。女子從包里拿出紙巾,一邊嘟嚷一邊擦試完座位坐了下來。
去年10月26日成都網友將農民工坐地鐵席地而坐的圖片發(fā)到網上,很多看到是心酸,與生活堅艱辛的理解。
但評論區(qū)還是有些人指責他們是沒有素質,沒有教養(yǎng)。
他們看不到,有人走過農民工身邊時,農民工大都很有禮貌,知道自己身上臟,會側身讓道;他們看不到,農民工喜歡坐在車箱連接處,是因為他們不想打擾其他人,給別人清潔舒適感。
他們沒有看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臟亂人的付出,才有了城市里一些人可以衣冠楚楚,光鮮亮麗地生活。
農民工衣著及行為,讓很大一部分城市整潔文明的精英分子不舒服,但我不覺得他們沒有教養(yǎng),。
我看到是他們不怕吃苦的拼搏,卻還是沒有能很好改善生活的心酸無奈。
農民工這群人差的不是素質與教養(yǎng),而是生活質量與好的環(huán)境生活習慣。
很多紳士的先生與幽雅的女士所有的可能不是教養(yǎng),更不是德行,或許只是一些看起來高端的習慣。
教養(yǎng),至少是發(fā)于善心,立于德行,而不應當以府視的角度,帶上有色眼睛歧視生活中尚不具備條件保持好習慣的弱者。
看清一些人是否真有教養(yǎng),或許一張紙巾的善良就夠了;看清一個人是否有德行,或許一個笑容一句話也就夠了。
3.
文員小李對經理說,你脾氣這么差,讓人很不舒服,實在是很沒有教養(yǎng)。
脾氣好,就是有教養(yǎng),脾氣差,就是沒有教養(yǎng)嗎?你如果說是,那我們不是同路中人,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新來的辦公室文員小李,受不了經理脾氣,開始反擊。暴脾氣的經理對著小李說:“你問我為什么要用三種方式體現(xiàn)運營數(shù)據,我可以告訴原因,因為這可以幫助你做出我想要的結果。但你問我怎么才能做到,那就是你的不對。告訴你目標任務是我的工作,怎么想辦法做到是你是的工作。你說你不會,還這么理直氣壯拒絕份內工作,這是我發(fā)脾氣的原因。至于你心理舒服不舒服,我可以考慮兼顧你的情緒,但那是建立在你將團隊工作完成的情況以后,明白了嗎?”。小李一臉委委屈地出了辦公室。
我不知道小李是否能理解,我是做管理的,我理解這位經理的行為。古語說“慈不帶兵,義不養(yǎng)財”,管理者的作用,是球場上的教練,糾正錯誤動作,強化對的,能教不能上場;庭審上的法官,判決案件,保護正義,懲制邪惡,但不能介入案件糾紛當中;土地上的農民,
澆灌莊稼,拔掉雜草,卻不能拔苗助長。這些拔節(jié)成長時的痛苦掙扎,是收獲必經的過程。
如果管理者,對待表現(xiàn)優(yōu)劣的員工都一視同仁,面色和悅,心平氣和,這樣的團團伙伙的組織還能進入市場參與撕殺嗎?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原則地展現(xiàn)領導者的脾氣一面,是團隊前進的動力。
講管理的書《一分鐘經理》中管理三種大的方法,一分鐘目標,一份鐘表揚,最后就是一分鐘批評,批評是要對不同性格的人區(qū)別對待,但誰能說發(fā)脾氣的領導就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呢?
回想一下,我們記憶中的老師往往是脾氣最大,管理最嚴的,老師是沒有教養(yǎng)嗎?那些工作中教導過我們的師傅,他們吼過的經歷往往記得最深,他們也不得是沒有教養(yǎng)的人。當我們在一個工作上熟練操作時,回憶起時才開始釋懷,他們人真的很好,他們脾氣當時是大,但都是心底善良,認真負責,是有教養(yǎng)的人啊。
我有一個朋友叫盛蘭,性格直率,為人爽快大方,女漢子型的。平時與你談笑風聲,挽起袖子可以夜市上高談闊論,大杯喝酒。她要是對你有看法,立時就炸毛,直來直去,不吐不快,當面整清楚,弄明白。你可能一時不能接受,還在心中罵她沒教養(yǎng)而生氣,轉回頭她已經忘記了剛才一幕,事后又能大方說道謙。最重要的是,當身邊人有困難時,往往那些客客氣氣照顧你情緒的人,大都沒有幫你,而脾氣不好的她,卻總能雪中送炭。
剛開始不了解她,總是指責嘴毒沒教養(yǎng)早晚會沒有朋友,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很多像她一樣的人就是說話方式的習慣不好,人真的很善良真誠,最適合做朋友。
有些人的教養(yǎng)在表現(xiàn)在表面的舉止上,有些人的教養(yǎng)發(fā)自內心的善良,表現(xiàn)在德行上,經歲月摧折,更見其堅挺偉岸。
常言說:“嘴不饒人心地善,心不饒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謎奸;寧交一幫抬杠的鬼,不結一群嘴甜的賊。” 有脾氣,何曾妨礙他們有教養(yǎng)。
4.
那些看起來讓人舒服的有教養(yǎng)的行為,如果失去以善念為動力,以德行支撐為根本,偽君子式的教養(yǎng),破壞力是驚天動地的。
世界大戰(zhàn)時,希特勒阿道夫作為第三帝國元首,不酗酒抽煙,還是個素食主義者,終身穿著一套軍大衣,睡著行軍床,對女色冷淡。根本不從生活行為上來看這是個多么有教養(yǎng)的人?。?/p>
反觀盟軍英國首相丘吉爾有情婦,熱衷女色,經常酗酒,抽煙,從其行為上來看這就是標準混蛋與渣男。那里能談得上什么教養(yǎng)。
然面希特勒這位有教養(yǎng)的偽君子,給人類歷史帶來傷害再過一百年,難以彌合創(chuàng)傷,沒教養(yǎng)的渣男卻主導挽救了英國與世界。
是教養(yǎng)的問題嗎?應該不是的,是對生命敬畏與憐憫的善良之心,一個擁有,一個缺失。同樣是在戰(zhàn)場上拼殺,一個是德行正義,一個是自私邪惡。
生活中也是對手往往不是可以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隊友的栽臟陷害與背叛。不怕鬼子怕偽軍!防無可防啊。
再斯文的外表,再溫和的態(tài)度,再親和的笑容,再整潔的行為也是為邪惡服務的,與教養(yǎng)無關!有人的教養(yǎng)在行為規(guī)范里,有人的行為道德骨子里。我們欣賞表里如一的完美結合,但也當接受,瑕不掩玉的缺憾。
5.
如果教養(yǎng)就是讓人舒服,我寧愿沒有!
教養(yǎng),應當是用讓用心工作的人,舒服,讓破壞者不爽;教養(yǎng),應當是給予拼搏的人更多機會,讓懶惰者,寸步難行;教養(yǎng),應當是讓正義者大行其道,讓邪惡者無路可走;教養(yǎng),應當是懂得體諒的善良者讓其舒心方便,讓偽君子當自私者窩心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