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期待六年的大片,光看臉就非同凡響

上周五,Sir聯合部落沖突,開啟了“偷老板三小時”的不加班活動。

推送后僅半小時——小程序接近癱瘓。

觀影現場,人山人海。

在一個周末的夜晚,愛電影的毒飯們,共同點亮了10個城市。

場面之洶涌,熱情之高漲,讓Sir心中頓生暖意。

這種暖,就是電影最美的地方。

其實,之所以想號召大家“偷老板3小時”,不是Sir發瘋,而是想告訴毒飯們,人生只有一次,整天工作不玩耍,實在對不起自己。

持續到本周日的免費搶票觀影(不知道怎么搶的同學,留意文末),Sir將再一次請你們看本月最熱的大片,時隔6年回歸的……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片子26號上映,今天我們就聊它。

本文不劇透。因為Sir也只看過預告片。不得不說,從預告片看,場面、設計、角色,都讓Sir回想起《加勒比海盜1》帶來的激動。

但預告片里出現一個畫面,讓Sir感覺有點不對勁:

《加5》中,出現了少年版杰克船長,再現盛世美顏

這樣一個好像用美圖秀秀磨皮過度的杰克船長,說實話,Sir被驚……艷到,但又覺得怪怪的。

德普本人怎樣評價這個年輕貌美版的自己呢?

兩個字:惡心

再看一遍預告片,Sir找到了這個小杰克,和《加勒比》系列有點格格不入的原因:

……他不夠臟。

要知道,《加勒比》系列之所以能以眼前一黑的方式讓人眼前一亮(沒錯,這么說沒毛病),就是因為它懂……

加勒比里誰不臟?配角。

比如貴族、軍官、士兵……

但主角呢?

整個系列中的出現的各色海盜,沒一個不臟,還各有各的臟。

眼珠渾濁的有,皮膚干燥得起屑的有,而且每一位的牙縫、指甲,都一律臟得和一輩子沒刷牙沒修甲似的。

主角杰克船長也不例外,他被稱為“一個價值40億美元臟兮兮的男人”。

有點潔癖的表妹說,第一次看《加勒比海盜》時,因為感覺實在太臟,隔著屏幕都想用抹布擦兩把。

場景和虛擬世界,也因為這些臟男人的出現,根本干凈不起來。

Sir還記得第二部中,杰克來到龜島,有一個調度復雜的橫移鏡頭——導演特意讓杰克穿梭于人群中,畫面里的人、煙、噪音,臟到溢出屏幕。

以創造童話世界著稱的迪士尼,為什么要把一部商業主流大片的人與世界,弄得這么“臟”?

嘿嘿,一個臟字,里面的門道可多了。

首先,《加勒比》的臟,是尊重歷史

《加勒比》系列把故事時代背景設置在1720至1750年左右,一個海盜沒落的年代。

電影可以說是融合了怪力亂神、妖魔鬼怪各種超現實元素,但在時代細節的考究上,制作方一點不虛。

他們專門請來歷史學家,對當時的航海和軍事狀況、日常生活都進行了調查。

要知道中世紀的歐洲,三個字形容:臟、亂、差。

那時根本沒有廁所這個概念,只要有需求,誰都可以隨時隨地解決。走在路上,隨時有被樓上的潑糞潑一身的危險。

所以,那時的城市,被稱為糞堆上的城市。

那女生起碼會愛干凈吧?

呃……《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對中世紀的女貴族有這樣一段描述:

在慶祝安娜·波林成為亨利八世的女皇儀式上,兩名使女在整個宴會期間一直蹲在餐桌底下,準備接住她的排泄物。一個拿便壺,另一個握紙巾。

而且那個時代普遍都是泥巴地,一下雨,路上全是稀泥。

于是,當你看到電影里的角色這樣子,相信Sir,這很正常。

其次,《加勒比》的臟,是尊重人格。

《加勒比》尊重史實,但也沒打算尊重到底……

比如核心的海盜形象,就沒按歷史來。

本來,也是打算按歷史的——拍出各種王子的迪士尼,起初的想法是:其他都可以臟,但男主不能臟

于是,最先設計出的杰克船長,是這個樣子……

白白凈凈的王子范,特別適合我們的那幾位小鮮肉出演。

再修改過后的一版,依然精神——干凈的鬢角,精致的小胡須。

好了些,但怎么看怎么像男版的蓋爾·加朵……

腫么辦?好在他們選對了演員。

是約翰尼·德普,推了迪士尼一把。

他十幾年都堅持對抗好萊塢主流,不走尋常路,他這么說:

我不想遵從典型的明星路線發展,那些循規蹈矩的角色無任何創造性;

我最討厭成為“海報明星”,那種人人都覺得你可愛甜美的演員......

于是,他把杰克船長推翻重建,重新“發明”了。

在研究了18世紀的海盜之后,德普說,這特么才不是海盜的樣子,海盜應該像搖滾明星。

蛤,要玩穿越么?不是。

他選了自己最愛的搖滾明星作原型——滾石樂隊的吉他手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

單看照片,就能看出杰克船長的神韻:粗糙的皮膚,鬼魅的眼神,還有一堆戒指手環頭巾飾品。

而杰克船長搖搖晃的那股小臟勁,也都來源于這位搖滾巨星。

Sir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三位重量級搖滾巨星在臺上演出——基思·理查茲、鮑勃·迪倫、羅尼·伍德。

而他,就是里面最自嗨、最多小動作的那個。

就是最左邊這位小哥

于是德普就采用搖滾的style來處理海盜美學,身上的紋身、飾品,都是他從基思·理查茲的身上模仿來的。

而且,電影里的杰克船長,常常從頭到尾都穿一套,因為德普覺得:

海盜哪有什么閑功夫,隔三差五換衣服啊!

他在眼睛周圍涂上眼線,這是吉普賽游牧民族文化給他的啟發。

也不顧導演的反對,給自己鑲了假金牙,來表現海盜天性中對金子的狂熱追逐。

通過這些臟的小細節,一個怪誕、不羈、瘋狂的杰克船長,終于被發明了。

這樣又用心、又開腦洞做“臟”的發明,真值得載入電影史冊。

一個臟海盜,首先給人的感覺是跳脫的。比如做事不擇手段,比如蔑視人言和政府規則。

那么,他憑什么是主角呢?

憑他外臟,心卻不臟。

就像《加勒比1》中,德普與凱拉·奈特利的首次相遇。

德普看到凱拉墜海,素不相識的他立刻跳水相救。

而衣冠楚楚的年輕軍官,上一秒還在跟凱拉表白,看到此景的第一反應,卻是先脫衣服。

脫到一半,又被人勸阻一下,干脆連跳都不跳了。

這是這樣的反差細節,才讓旁人發現了臟杰克的真實魅力。

其實,臟戲的小細節,不止《加勒比》有,你肯定看過那個印象深刻的——《泰坦尼克號》中,杰克教露絲吐痰。

正是這一口痰,看出了露絲不畏外人眼光,追求自由的獨特性格。

也正是這一口痰,讓露絲釋放了自己。

最后,美學上說,《加勒比》的臟,恰恰是追求質感美

很多人常常用質感來形容一種畫面,那,到底什么是質感呢?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質感,是物體通過表面呈現、材料材質和幾何尺寸,傳遞給人的視覺和觸覺對這個物體的感官判斷。

童話美,是假的;質感美,才是現實的感知。

臟,就是《加勒比海盜》的質感。

如果電影的環境不臟,怎么凸顯那個全民皆臟的時代;如果電影里的海盜不臟,怎么表現被風暴般的命運侵蝕后的歷練和滄桑。

在現實生活中的臟,是不修邊幅的隨意;但要想在電影中表現臟,一點都不容易。

大多數電影的拍攝中,臟比不臟的成本要高,要更用心。

演員的臟,可不是木炭往臉上一涂就完事。

為了臟出質感,主要演員平均的化妝時間,要用到兩到三個小時。為了讓眼珠看起來渾濁,要戴上特制的隱形眼鏡。

衣服的臟,不是撕掉兩塊布,往土里一蹭就完事。

為了臟出質感,將衣服與鵝卵石一起放入水泥攪拌機中,或者用奶酪刨摩擦,偶爾還會用焊槍向材料噴射。

道具的臟,更不是暴曬了放幾天就大功告成。

在即將上映的第五部中,有一個關鍵道具,是伽利略的日記本。劇組為了讓日記本有年代感,想出個奇招——

放咖啡里長時間浸泡!

看懂了吧,追求這種臟的質感,恰恰才是昂貴的,費時的,用心的。

《加勒比》的臟,其實也標志著主流審美的轉變

在《加勒比》之前,迪士尼出品的作品,都這樣——

畫風明亮,主打白、凈、美(請自動忽略海報第三幅)。

但當觀眾看膩了這種童話美的虛幻,突顯真實的“臟”,才漸漸走入主流商業大片。

《魔戒》,武士的臟可以和精靈的凈分庭抗禮;而《加勒比海盜》全面性、顛覆性的臟,也直接影響了后來的《斯巴達300》《權游》這些熱門影視劇,引領出新的審美潮流。

所以,在Sir看來,《加勒比》并不只是海盜題材的史詩巨制,更是一次大片審美的全面革新

其實,玩游戲,Sir也只玩有質感的。

巨人就強壯得像巨人,野豬騎士就得騎豬而不是白馬;就連作為門面的野蠻人icon,也是名副其實、口水四濺的暴走野蠻人……

你肯定懂,Sir又說回了部落沖突。

如同《加勒比海盜》重新定義了海盜,《部落沖突》此次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大更新:

暴走的夜世界,新兵種新建筑,還有全新一對一攻防對戰

海的那邊是什么?和杰克船長一起出海看看!


對了!最重要的福利,再強調一遍:

記得參加毒舌與《部落沖突》的第二次觀影活動哦!

本次觀影活動可是持續到本周日的——26-28號每天上午10點上海、深圳的朋友,只需在公號菜單欄回復“部落沖突”,就可以參與搶《加勒比海盜5》的電影票,每天送出1000張

每個人小時候,可能都有一個海盜夢,但隨著越長越大,越來越忙。

那片海,真的越來越遠了。

這次看片,就是給你圓夢。

還免費……傻子才不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伍迪愛倫坡、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