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也是一個歇斯底里的人吶

小區門口有一條小米軌,每天總是在上面步履闌珊,昨晚經過的時候,恰好,一對情侶在軌道邊上吵架,吵得不可開交。

我戴著耳機擦肩而過,聲音很小,他們的嘶喊遠遠覆蓋了我耳朵里面的內容。

“你要走就走,拉倒吧,我哪里對不住你了,你愛去哪里那就去吧。”女的在這里叫著。

“你不要天天這樣逼我,好不好,我壓力也很大吶,你這樣真的會把我逼瘋的。”男的回應著。

抬頭,對面小區的燈火已經開始忽明忽暗,在這個季節,天空總是很早很早的就卸下了妝容,帶領著無數的城市歸人,開始向著內心的那一盞燈火奔去。

回頭看看自己,是什么時候不再歇斯底里?是什么時候將很多的東西調成無聲模式?

我總是在別人這樣或者那樣的場景中,看看曾經二十多歲自己的影子。因為一點點小事要跟對方爭個你死我活,因為一點點不如意要在自己的世界里面難過好久也無法釋懷,或者因為第三者闖入一段感情,而一度懷疑人性。

我繼續順著軌道往前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那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蛻變,才徹底道別了歇斯底里,那個青春里面的代名詞。

那年,我一遍又一遍的問:“我哪里不夠好,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那年,我把微信寫成發成文章模式,換來了對方的一句:就這樣,我很忙。

那年,我還不斷在郵寄著廉價的明信片。

想要絕處逢生,必須懸崖勒馬,對此,我深信不疑。

再后來,我開始一個人旅行,開始一個人讀書,開始一個人碼字,開始一個人重拾內心的勇氣去面對新的生活。

我在生活的歷練中學會了與自己和平相處,在動蕩的世態中,學會了安撫自己內心的柔軟,在紛擾的世界中,守住自己內心最初的那股力量······

后來,歇斯底里這個詞眼距離我越來越遠。

我學會了在愛情中理解,在親情中感恩,在婚姻中包容,在友情中敬重。

我和劉先森的生活很平時,他盡量的承擔家務,騰出時間空間讓我讀書碼字,我盡可能獨立,不增加額外的困擾。

也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都能十分冷靜的共同分析解決問題。所以,不累,心不累。

那些令自己困頓的日子終將成為記憶里面遙遠的一部分。

每一個懂事淡定的現在,都有一個很傻很天真的過去,

每一個溫暖淡然的如今,都有一個悲傷而不安的曾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