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P2P年后將再迎降息潮,什么樣的平臺值得長期投資?


最近一年多,P2P的收益可謂是“跌跌不休”,往年15%以上的高收益,在市場上難尋蹤跡。并且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P2P收益將繼續下跌,說起來,都是因為三件事。

第一件,P2P行業面臨“資產荒”。

回想幾年前,各家P2P平臺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涉及到的業務模式無所不有:車貸、房貸、消費貸、現金貸、校園貸、票據、股票配資、融資租賃……

如今隨著監管的收緊,雖然安全正規了不少,但業務卻大大受限。首付貸、股票配資、校園貸、代銷理財、金融衍生品、資產證券化、大額標一個一個被限制,平臺手上空有巨額資金,卻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品,賺不到錢收益自然下跌。

第二件,銀行要來搶飯碗。

就在9月30日,央行發布降準的消息,而且還是定向的。

本來呢,銀行吸收了存款之后,需要交給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準備金,如今下調比例,銀行手里的錢自然就多了。而且這回央行還明確要求,放出來的資金要重點流向普惠金融領域,主要是個人借貸、個人小額消費貸,以及小微企業借貸。這不就是P2P目前主要的業務范圍嗎?

本來資產荒來臨,米就不夠吃,結果還遇上銀行搶飯碗,預計年后的收益還會下跌。

第三件,平臺業務穩定,開始追求利潤。

當初為了爭取用戶,各家平臺明里暗里沒少給投資人送羊毛,幾乎全都是虧本運營,只求能站穩腳跟,拿到下一輪競爭的入場券。

如今經過整合,能留在牌桌上的都有穩定的投資群體,自然就該考慮彌補虧空、擴充團隊、追求利潤了,畢竟沒人開公司是為了賠錢吧。

既然收益下跌的大趨勢不可避免,投資者唯一能做的,就是趕在新一輪降息潮來臨之前,選一些靠譜的平臺做長期投資,提前鎖定收益。

什么樣的平臺靠譜?主要看四點。

第一,看是否合規。

平臺的經營主體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必須要真實,這是最最基本的了。

還得知道平臺在哪家銀行存管,是否拿到了ICP證或進行了ICP備案,這個可以在工信部的網站上進行查詢。如果沒有以上這些,果斷跑吧!

第二,看平臺背景。

P2P平臺可以分為銀行系、上市系、國資系、風投系和創業系。一般來說,銀行系、上市系和國資系的背景是比較可靠的,即使出了事兒,也有一個實力強大的親爹來收拾爛攤子。

風投系和創業系的P2P并不是不能投,但一定要查清楚出資方是誰,出資金額有多少,家底厚不厚,不然還是小心點吧。

第三,看投資產品。

作為投資人,一定要清楚平臺把你的錢借給了誰,借錢的人拿去做了什么,他需要付出多少利息成本,償還能力如何,整個借款人群里的逾期率是多少,壞賬率有多少,平臺有多少風險準備金。

只有當借款人付出的利息成本,減去平臺支付給你的收益,能夠完全覆蓋壞賬損失和運營成本,并且還有盈余,這樣的平臺才能長期做下去。

第四,看管理團隊。

所有的平臺都會吹噓自家的管理團隊有多高大上,但金融市場風險重重,管理團隊有沒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尤其是信貸方面的經驗,對于投資者非常重要。

總體而言,在監管和競爭之下,未來的P2P行業會越來越健康。但咱們對于投出去的真金白銀,慎重一點總是沒錯的,祝愿大家趕在下一輪降息潮到來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

本文由“九念”原創,首發于微信公號“小白實踐課”,歡迎關注交流。

ttp://tG+:BN?c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