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互聯網達人們的社群化運營越來越強大,紛紛建微信QQ粉絲群,天天組織討論,各路神仙整天聊的熱火朝天,忙的不亦樂乎。
開始還好,大家都還小心翼翼的試探對方態度,謙虛的聽取各方觀點,再提煉自己的內容。
慢慢地就開始火藥味深厚起來,激烈批評之聲不絕于耳,黨同伐異之罵漫天飛舞。
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好像都有道理,好像又都有問題。
這是為什么?
二
青少年讀書時,老師告訴我們,每個題目都有答案,并且是標準答案。
走上社會后,大學生們大多困惑,根源就在于社會上的問題基本上都沒有標準答案。
后來有高人總結說,有標準答案思維的都是打工心態,多是打工者。而沒有標準答案思維者多成了老板。
標準答案可以解決具體問題,而無標準答案思維卻可以解決無解的問題,從沒有需求的地方創造出生意,于無形中創造出產品,在無厘頭中發現一個大產業。
三
江湖上流傳一個故事:
一位優秀的商人杰克,有一天告訴他的兒子杰克:我已經決定好了一個女孩子,我要你娶她。
兒子: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會決定。
杰克:但我說的這女孩,可是比爾蓋茨的女兒喔!
兒子:哇!那這樣的話……
在一個聚會中,杰克走向比爾蓋茨……杰克:我來幫你女兒介紹個好丈夫。
比爾:我女兒還沒想嫁人呢!
杰克:但我說的這年輕人,可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喔!
比爾:哇!那這樣的話……接著,杰克去見世界銀行的總裁。
杰克:我想介紹一位年輕人來當貴行的副總裁。
總裁:我們已經有很多位副總裁,夠多了!
杰克:但我說的這年輕人,可是比爾蓋茨的女婿喔!
總裁:哇!
四
讀了死書成了呆子的人,成了標準答案的奴隸。
找不到標準答案,他們會陷入恐懼和無助,一如戰無不勝的日本大兵。
抗戰中的日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進退有序,屢屢戰敗的國民黨軍慢慢發現日軍的缺陷:一旦戰術被打亂,就手足無措。
嚴謹呆板的日本人致命傷:缺乏應變能力。走進未知領域,彷然無助。
執著于道德的人找不到商業的閥門,糾纏于對錯的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五
從前讀過一本書,名叫打破思維里的墻,作者說,每個人思維里都有一堵墻,打破了你能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而決定你能打破幾堵墻、能看到幾層世界的關鍵在于認知的邊界。
杰克解決了一般人看上去無解的問題,源自他認知的邊界是廣闊的。
世界永遠都是那個 世界,邊界卻在天際間漂移。你敢于突破自己多少,打破幾層如紙般的邊界,決定了你的認知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