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謀已久的一個計劃--早起,已經開始逐步實踐。
起因,最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提高效率、控制好節奏固然重要,但畢竟按原來作息,除去工作后時間還是有限,天氣轉暖,大規模跑步鍛煉要跟上,而且都是晚上,這樣其它想學的就沒足夠時間,比如注冊考試,比如長時間坐享,比如自己對今年本專業基礎知識的重新歸納打理。。。想想就覺得節奏沒法把控。而上些天讀到一篇文章,講他自己一年的早起習慣,并提出早上四點起床而不傷害身體是有科學依據的。也就是那篇文章觸動到我,突然就要下決心早起。
當然,不要急,這個要有節奏感和持續性。之前工作日都是八點起床,上周工作日提前到7點半,只提早半小時,發現我能做到。我特別想拿自己跑步三年的例子與馬上實施的早起計劃做對比。
第一年剛開始跑時,幾百米都氣喘吁吁,但能堅持住,現在早起半小時也很掙扎,但也能起來;跑步兩個月后居然能跑到5公里,體重也開始有明顯下降,并且習慣已逐步形成,接下來到五一前我計劃先把7點半起床做到不掙扎;跑步五個月的時候開始挑戰單次跑10公里,并且成功,跑步習慣真正養成,也做到連自己都沒想到過的持續長距離奔跑,五一之后我要將起床時間定在7點,10月份到春節6點半;跑步跑步三年了,今年9月份我決定挑戰下全程馬拉松,而今年早起一年后,我想在明年用一年時間把起床時間提到6點,而第三年是否有必要繼續提前依未來情況定,但6點起床是我兩年內的目標。
還是那句話,不要急,把實現目標的時間放長點,就像自己跑步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