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決定重新拿起筆來的第10天了,這10天確實過得比較彷徨。打從學生時代起,寫東西確實不是我的強項,從不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多少天賦。后來工作了,才漸漸明白,其實寫作還是一如既往重要。當然了,工作后要寫的東西,跟學生時代還是有差異的。但無論如何,現在寫得好,還是寫得不好,我的目標是想讓自己能夠更進一步。
前面的10天,我確實未曾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有步驟地往前走,每天寫什么也沒有一個規劃,沒有一個大綱,沒有建立目錄。我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有時候不是沒有行動力,但是很多時候確實是想多了,而沒有在較佳的時機行動起來。所以這次,只想先把這事情干起來,開始了,比沒有動要好得多。
這2天我是花了點時間去思考,我應該寫些什么,該如何去寫。自己去創作嘛,遠遠還沒有到那種層次。寫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嘛,這又太像日記,有些事情也不好總是發表起來。
后來我想起了一句話,所有的創新都是從模仿開始。既然我遇到了上述的兩大問題,為什么我就不能借力,把別人的作為原點,就好像音樂歌曲,有采樣一說。當然了,我要選的肯定是對自己幫助特別大的一些知識,然后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上經常能夠用得上的。
思來想去,我最后還是決定重新拿起劉潤老師的《5分鐘商學院》作為原點,按照他的框架來循序漸進寫下去。劉潤老師曾經在微軟工作了13個年頭,前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現在是潤米咨詢的董事長,是海爾、百度、恒基這些企業的戰略顧問,著有《趨勢紅利》《5分鐘商學院》等多本書籍。他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兩季的付費訂閱量已經超過了22萬,是款非常受歡迎的產品。
選擇劉潤老師,一是他是我最尊敬與崇拜的老師,二是他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對我幫助是巨大的。而我自己平時總是想把里面的精髓更加能夠運用自如,所以我最后下了這個決定。
當然了,核心是里面的知識點,我以后每天會把重點歸納出來,然后在劉潤老師所說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在現實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實際情況,包括一些想法,站在另一個角度對于此知識點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從來沒有自己的思考、思想與靈魂。無論你是否經商,相信里面很多的知識點,在生活上對你還是大有幫助的。
最后,還是用潤總(我們之前參加過線下大課的同學對他的稱呼)的話結尾:
“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人人都是自己的CEO”。